索 引 号: | 013033899/2021-12185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1-11-26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凝心聚力启新程 共绘蓝图谱新篇——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回顾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建议提案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今年两会期间,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主线,紧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建议提案440件,截至8月底已全部办结,其中A类(已解决和基本解决的)件有432件,占建议提案承办总数的98%(即办成率),与去年相比提高了约0.7个百分点。区级建议提案的办结率、满意率连续18年实现了“双百”目标,其中,区人大、区政协确定的44件重点建议提案在办成率上也取得了100%的好成绩。11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区政协主席会议分别听取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办理成效进行了专题视察,对今年的办理工作表示充分认可。
一、坚持高点站位,强化办理组织
区政府将办理建议提案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纳民智的主要途径,围绕领导点题提升精准性、科学谋划提升系统性、压实责任提升导向性,强化办理工作组织,并通过办理改进和提升自身工作,实现“让代表委员满意,让辖区群众受益”的目标。
二、坚持创新探索,完善办理机制
严格按照沟通了解在前、协商办理在中、起草答复在后的原则,全面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制度。坚决杜绝“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形式主义,倡导“一线直击”,引导承办单位到建议提案反映问题的现场去,从实际现状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将建议提案排入年度督查计划,在关键节点进行提醒督促,编发办理情况通报,保证办理整体时序。开展建议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规范操作,提升办理水平
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培训会,提高经办人员责任意识,帮助其迅速掌握业务要领。“浇灌式”培训后,针对办理过程中经办员的个别咨询,进行“滴灌式”一对一辅导,精准解疑答惑。另一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出台文件将建议提案办理完成情况纳入机关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管理工作目标,制定《栖霞区建议提案办理考核评分暂行办法》,通过对标赋分,拉开好、中、差之间的差距,真正体现“办好办坏不一样”的导向。
四、坚持分层分类,优化办理模式
2021年度建议提案的总量达本届政府中最高值,为了把每一件都办好办实,区政府办会同承办单位结合建议提案年度特点,采用重点建议提案优先办、微型建议提案马上办、复杂建议提案联合办的方式,对建议提案实行分类办理,提高针对性和满意度。
五、坚持效果导向,彰显办理质量
将“好点子”转化为“好政策”。一方面,助推政策出台。杨振锋、姚红宇等代表委员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建议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区发改委在此基础上,酝酿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20条(2021版)》,为中小、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储备,对于“透明栖霞”建设、网格员职业化等具有前瞻性、远见性的意见建议,区政府均将其作为决策信息,纳入政策储备库,待条件和时机成熟后予以制定出台。
将“好点子”转化为“硬招数”。在经济发展领域:针对田舟山、邢飞等代表委员关于围绕主导产业建链强链补链,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区政府多措并举,助力产业提档升级,1-10月份,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19.9亿元,同比增长11.4%;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1.43亿元,同比增长27.8%。针对宋福红、徐振凯等委员关于整合区内资源,加大招商力度的建议,区政府坚持“一把手”带队招商,今年以来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5个,挂牌出让7幅经营性用地,LG集团在经开区扩大投资,山推科技研发中心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落户,栖霞板块二、三季度获全市招商擂台赛“目标任务进度奖”“重大项目推进奖”。
在科技创新领域:针对张金梅、张敏等代表委员关于集聚创新创业要素、推动高精尖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建议,区政府落实落细科技创新22条措施,累计培育市级新研机构50家,今年以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62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755件,创成2021年度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栖霞高新区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两年实现绩效三优,新港高新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连续两年蝉联全市第一,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在城乡建管领域:贾锦龙、吕爱娜等代表委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尤为关注,建议完善区域路网等城市配套,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对此,区政府通过精建、细管、善治,不断优化城市品质。全面服务保障省市重大交通设施项目,仙新路等过江通道加快推进,312国道(绕越高速-仙隐北路)快速化改造主线建成通车,打通城市三环、孟北路等“断头路”。同时,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实施栖霞老街等8个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姚坊门创成全省首批宜居示范街区。
在生态环境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是王高波、周伟等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对此,区政府全面践行“两山”理念,一方面,对全区14家工业园区开展VOCS企业排查,全区规模以上建筑工地“智慧工地”覆盖率达100%,PM2.5浓度同比下降10.5%;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十年禁渔”重大任务,实行栖霞段“岸线长制”,首艘渔政执法艇投入使用。率先在主城区实现全域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国、省、市三级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标。
在民生保障领域:袁清、廖任熙等代表委员对社会事业发展、创业就业服务、困难扶助救助等提出了相关建议,区政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市区两级年度民生实事为抓手,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底。今年以来,不断扩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完成9所学校主体工程,省中医院紫东院区10月正式开诊,太保家园·国际颐养社区正式开工;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今年累计开展就业服务5000余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2万人,培育自主创业者4500人;实施精准救助,创新打造救助服务“云超市”,入驻服务组织47家,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达100%。
蓝图绘就,使命催征。下一步,区政府将矢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辖区群众的诉求,认真办好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持续改进提升政府工作,让栖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