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索 引 号:    013033899/2023-9238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生成日期:    2023-10-26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269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建议提案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269号提案的答复

叶勇抱委员:

您在区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强区的提案”收悉诚挚感谢您对我区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综合我区委组织部、科技局、大数据局和智谷推进办等部门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栖霞区组织部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在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坚持产才融合理念,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园区平台,集聚数字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栖霞区持续优化创新布局,依托南京经开区、仙林智谷等创新平台,加强与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联系,推动引进一批人才项目落地发展。今年,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举办的 2023“创栖霞”创新创业大赛栖霞高新区专项赛暨科技人才“千帆计划”大赛成功举办,“光芯片散热材料共性技术平台”等 10 个获奖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激活企业引才主体积极性,近年来依托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集聚和培养了一批具备交叉学科能力的人工智能人才,进入省市各类人才培养梯队。

优化政策配套,加大数字产业项目扶持力度来,栖霞区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计划,落实紫金山英才计划,研究制定“1+N”区域人才政策体系,政策向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倾斜,探索相关人才项目向驻区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等全域用人主体开放。研究探索校地联合引才模式,加大平台型企业人才培育支持力度。针对重点人才引进痛点难点,加大人才计划赋能重大产业科创项目、重点引进企业等力度。

打造创新品牌,营造数字产业人才发展优质环境栖霞区精心打造“栖心”人服务品牌,加大对驻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群体的服务保障,做好紫金山英才卡各类服务事项,关心解决人才关注的安居、子女教育等烦心事。此外,以紫东国际人才街区为阵地,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器,部署海外人才公寓,结合湾区人才创业、就业和生活等实际需求,开展创业辅导、职业培训、企业招聘、研习交流等活动,为企业招聘遴选数字产业人才涵养“蓄水池”。

栖霞区科技局一直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关键抓手,不断壮大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2022年,栖霞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2029家,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区科技局打造的“霞科行”区技术转移市场,至今为止涵盖了数字经济相关的科技成果信息432项、企业技术需求 101个、高校院所专家150名、科研平台44个。按照行业领域引入60余家科技中介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企业与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合作。2022年以来组织举办“‘科创江苏’工作推进会暨数字赋能产业论坛活动”“‘栖智荟·霞科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家沙龙活动”“‘栖智荟·霞科行’栖霞区元宇宙产业生态融合对接会”等数字经济相关的多层次、多元化产学研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11余场。

栖霞区大数据管理局依据《栖霞区大数据平台项目可研报告》《栖霞区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方案》2021年建设了基础信息资源库部门信息资源库产业经济主题库等三大数据资源库框架建设,2023年启动大数据平台二期(数据治理服务)。

为有效监测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大数据局开发建设了区经济运行监测平台。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源,建设了栖霞区八大经济主业务数据模块和两类纵向数据对比模块,八大经济主业务数据模块包含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重大项目、消费品市场、居民收入、规上工业能耗、财政收入、对外贸易,两类纵向数据对比模块包含栖霞区街道数据、南京市各区数据。其中针对栖霞区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重大项目作了专项分析应用。

2022年大数据局还联合区税务局、经开区税务局建设了企业基础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要是监测全区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尤其是“四上”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同时也为满足市对区高质量考核工作。系统根据各单位的需求进行了定制开发,主要功能包括:企业信息查询、企业一户式信息、企业打标、数据上传及规上企业、瞪羚企业、科技企业、规上工业等功能。目前平台内共有全区(含经开区)纳税企业70158家,可根据用户需要分类查询,如按照国标行业分类查询,也可以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核算行业分类进行查询,还可以按照营收范围等进行查询,同时支持查询导出功能。为满足各单位对企业经济运行监测需求,2023年该系统将升级部分功能,完善首页图形化展示,企业打标,准四上企业摸排,高企、科小、潜在科技企业新增字段查询,潜在瞪羚企业复合增长率,模块用户管理等功能。

中国(南京)智谷建设推进办公室作为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的核心区,正在努力全面推进栖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数字产业化,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中国(南京)智谷正在助力南京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进一步打造智谷产业地标,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软件等领域重点发展,依托紫东创意园、兴智科技园、红枫科技园等重点园区,持之以恒地做好产业链文章,精准开展强链、补链、固链工作,吸引前沿领先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发展。全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举办中国人工智能峰会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活动,不断提高中国(南京)智谷品牌影响力和业界知名度。

做深做专产业数字化,不断拓宽AI+应用场景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整合市场、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主体,发挥栖霞板块创新圈、孵化圈、产业圈“三圈融合”优势,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产业链”开展创新产品、应用场景资源对接,赋能栖霞板块传统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谷2022年入选省级“5G+工信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名单。聚焦智改数转,在智能工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校园等领域,不断拓宽应用场景,深化融合发展水平,加快产业转型。

做优做精城市智慧化,优化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首先,在人才方面,鼓励驻区高校、科研机构与园区内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不断丰富地区人工智能人才库。其次,在服务方面,打造“小文小午茶”“智谷职通车”“星创荟”等服务品牌,搭建并落实“科小、高企、规上、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上市”的企业梯度培育,坚持每周围绕科技金融、人才招聘、企业进阶、政策辅导等组织活动。第三,在生态搭建方面,鼓励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新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支持经开区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合作,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有序合作、良性竞争,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成本。

为加快推进数字与产业“两化融合”,助力新产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数字赋能、智能驱动、智慧引领,把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优化产业机构,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互促共进、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是壮大数字经济产业。以中国(南京)智谷作为载体,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进一步扩大中国(南京)智谷的产业核心影响力,着力补链强链,重点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5G、集成电路、区块链、虚拟现实、基础软件等产业,打造智谷品牌,加快推进新引进项目落地投产,壮大产业集群。

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优化提升智能制造,加速突破智能加工装配、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装备);深化“智能+”技改工程,加强重点行业诊断服务和专题对接,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速工业互联网全域赋能,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工程。推进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三是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在线和政府业务在线,整体性、智慧化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的智能应用场景,全力推进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向街道延伸,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便利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精确解读、智能匹配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全面、快速了解政策信息,获取政策支持,提供申报参考,同时也为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发布、政策宣贯、政策申报服务的窗口,并通过政策应用统计等功能为其提供政策制定的数据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栖霞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1023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