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索 引 号:    013033899/2023-9239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生成日期:    2023-10-26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230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建议提案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230号提案的答复

辉委员:

您在区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赋能工业4.0的提案”收悉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综合我区委组织部大数据局和南京经济开发区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栖霞区组织部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注重集聚培养数字产业人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联系,将数字产业人才引育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人才政策支持。围绕高层次人大引育,栖霞区统筹实施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着力构建涵盖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人才、“中间类”人才、青年人才的“一揽子”人才引育体系。制定出台《紫金山英·栖霞计划实施细则》,通过政策优化升级,加强人政策供给。其中,对于能够带动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产业转型的高层次人才,可给予最高450万元的资金资助。面向辖区内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电28所等大院大所引进数字产业人才,探索自主引才认定模式,提升用才主体行业竞争力。

深化校地合作模式。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举办 2023“创栖霞”创新创业大赛栖霞高新区专项赛、第六届江苏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栖霞区选拔赛,联动驻区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领军企业挖掘优质项目。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院所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数字产业人联合培养,充分发挥省科技镇长团成员和市“百校对接计划”科技人专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南京大学、南京邮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行数字产业人才“双聘制”。

三是优化区域留才环境。举办 2023“栖引力”青年人才周活动,发布栖霞区服务青年人才若干举措,积极构建涵盖数字产业人才的梯队培养机制。发挥创业发展服务联盟资源优势,围绕数字产才融合发展,高频次、高质量开展各类创业服务活动,扩大人才交流“朋友圈”,促进数字化项目合作发展。组织开展人才企业大走访专项行动,将人才培育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协助重点企业参与“南京千名博士全球招引活动”,定向招引数字产业人才。举办科技人才创新论坛暨南京国际人才供需对接栖霞区专场活动,引入市场化机构资源,加强数字产业人才联合培养。

2021年,区大数据管理局依据《栖霞区大数据平台项目可研报告》《栖霞区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方案》,一是建设了区政务云平台、大数据支撑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及移动业务中台;二是建设完成了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标准体系梳理服务,包括: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三是建设完成了应用开发和UI设计标准规范、应用接口标准规范,第三方开发和应用接入标准规范,合规和隐私标准,制定统一栖霞区各部门应用建设标准,包括PC端和移动端;四是建设了基础信息资源库部门信息资源库产业经济主题库等三大数据资源库框架建设。

为有效监测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大数据局开发建设了区经济运行监测平台。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源,建设了栖霞区八大经济主业务数据模块和两类纵向数据对比模块,八大经济主业务数据模块包含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重大项目、消费品市场、居民收入、规上工业能耗、财政收入、对外贸易,两类纵向数据对比模块包含栖霞区街道数据、南京市各区数据。其中针对栖霞区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重大项目作了专项分析应用。

2022年大数据局还联合区税务局、经开区税务局建设了企业基础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要是监测全区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尤其是“四上”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同时也为满足市对区高质量考核工作需要。该系统根据各单位的需求进行了定制开发,主要功能包括:企业信息查询、企业一户式信息、企业打标、数据上传及规上企业、瞪羚企业、科技企业、规上工业等功能。目前平台内共有全区(含经开区)纳税企业70158家,可根据用户需要分类查询,如按照国标行业分类查询,也可以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核算行业分类进行查询,还可以按照营收范围等进行查询,同时支持查询导出功能。为满足各单位对企业经济运行监测需求,2023年该系统将升级部分功能,完善首页图形化展示,企业打标,准四上企业摸排,高企、科小、潜在科技企业新增字段查询,潜在瞪羚企业复合增长率,模块用户管理等功能。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特制定《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提升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结构现代化。

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推进省级“5G+工业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支持园区内平台企业、电信运营商、诊断或方案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将网络部署、公共云平台建设、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部署等纳入园区改造提升建设指标,实施企业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升级。提高区域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共享和协作水平,2022年,成功申报“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

推进数字化载体与数字化平台建设。依托高新园和智谷办,引育地平线、极智嘉、出门问问等数字龙头企业,开发区2022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1.74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80亿。全力支持“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综合性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加快“两化融合”关键标准在重点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提升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3家,已建成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4家、省级41家、市级24家。

是推进深入培育智能制造人才。加强“智改数转”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推进高校、职业院校等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组织“智改数转”专题培训班,依托专业机构,面向企业高管、信息化管理工作者,打造“智改数转”型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智改数转”实训平台,打造重点领域产业人才示范基地,提升“智改数转”一线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复合型、具有实操技能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到2024年,目标累计培育智改数转产业人才1万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家。

2022年,全区全面落实省、市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相关文件精神,聚焦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全区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区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全区三年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全区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依托往年扎实的工作基础,栖霞区按照市下达智改数转任务,强化措施抓落实,确保指标按时高质推进,截至2022年底,栖霞板块已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企业218家,完成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企业132家,成功认定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家,省级智能车间24家,两化融合贯标24家,认定星级上云企业75家,建成5G基站2819个,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位居各板块前列。当年11月,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验等程序,南京经开区被省工信厅认定为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2022年度“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全市前三)。

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重点、强化落实,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标世界和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提升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依托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电网等产业优势,培育创建一批示范引领作用强、综合效益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高标准推动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栖霞“智改数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1023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