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索 引 号:    013033899/2023-9241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生成日期:    2023-10-26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037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建议提案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037号提案的答复

委员:

您在区政协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数字化经济发展,扩大南京智谷影响力的提案”收悉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综合我区委组织部、科技局、卫健委和智谷推进办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栖霞区组织部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在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坚持产才融合理念,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是聚焦数字人才引育,提升集聚度。栖霞区发挥行政区、大学城、开发区“三区联动”优势,先后引进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姚期智、中兴通讯侯为贵、后摩智能吴强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顶尖专家,累计引育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 1000 余人。二是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提升融合度。深化产才融合对接,在中电 28所、电科云等科研单位设立“人才驿站”,探索构建数字产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举办中国(南京)智谷·“创栖霞”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专项赛、第六届江苏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栖霞区选拔赛等,通过各类赛事培育遴选数字产业优秀人才。三是完善人才配套服务,提升满意度。围绕数字产业人才需求,发挥省科技镇长团成员和市“百校对接计划”科技人才专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依托南京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载体,推动高校数字技术学科与企业场景应用融合发展。

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服务,深化政产学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指导数字经济科技项目申报。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做好前瞻性布局,广泛宣传组织相关科技型企业申报各类国家、省、市、区科技项目,为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英田光学承担的“空间高速激光数传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资金1500万元。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疫情防控一体化系统”项目获得立项资金64万元。组织 2022年栖霞区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通信宝、国科软件、智运科技、南京邮电大学等6 家企业及高校承担的信息技术领域成果转化项目予以共计60万元奖励。二是推进数字经济科研平台建设。鼓励数字经济相关科技型企业积极建设企业研发平台,并积极帮助企业现有科研平台向省级、国家级载体升级。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专家辅导,2022年江苏通行宝智慧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翔晟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获批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累计已建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新型研发机构33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三是推动数字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霞科行”技术转移市场,深挖数字经济技术需求,通过大数据手段精准匹配高校专家及成果,实现数字技术重点企业与区内外高校院所优势学科资源精准对接,强强联合。2022年开展“栖智荟”系列产学研对接及科技服务活动80 余场,推动校企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攻关。2023年以来新收集数字经济相关成果21个,技术需求12项,高校专家11位,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6场,达成合作4项,金额327万元。

卫健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精神,全面推进我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截至目前,全区共成立了3家互联网医院,分别是江苏省中西结合医院互联网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栖霞区医院互联网医院,全区建立了区域性远程会诊中心1个、远程影像诊断中心1个,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累计采集数据8.31亿余条,数据存储总量3.4TB,包括841万高血压患者,3.02万糖尿病患者,860万人次的门诊和1.85万人次的住院信息,形成94.18多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所有数据都经过标准化处理,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

二是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大力推进预约诊疗制度,缩短看病就医等待时间,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全流程,让患者全程感受到诚信友善、耐心细致、慰藉帮助、更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在全区全面推进基层健康信息化提档升级工作,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提供保障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提升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

三是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为推进全区医疗机构加强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区域平台和医疗机构内集成平台建设,为信息互联互通夯实基础,2016年底,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统一建设部署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覆盖;2019年,全省第一批四个试点区县参加江苏省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工作;2020年通过江苏省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应用评价四级测评;2021年通过国家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的测评;2023年被省卫健委选为全省统一基层公卫系统试点区。

针对您在提案中所提的建议,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数字产业的一部分,中国(南京)智谷正在全面推进栖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助力南京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在“数字化经济”建设和场景应用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加速集聚人工智能优秀人才。智谷现有人工智能研发人员5000余人,引育人工智能领军人才超过50名,集聚了以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盾志华(欧洲科学院)院士、前微软执行副总裁陆奇等在内的一批人工智能领军型人才和团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仙林大学城科教优势,鼓励驻区高校、科研机构与园区内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不断丰富地区人工智能人才库。做好人工智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成果转化,以及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中小企业之间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对接。

二是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企业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智谷30家人工智能新研机构产投孵化作用,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落地转化一批具有原创性、自主可控的研究成果、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依托新港高新园和栖霞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小文小午茶”“智谷职通车”“星创荟”等服务品牌,搭建并落实“科小、高企、规上、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上市”的企业梯度培育,坚持每周围绕科技金融、人才招聘、企业进阶、政策辅导等组织活动,提升智谷企业层级,形成智谷头部企业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三是搭建高水平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发布《加快中国(南京)智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试行)》推进中国(南京)智谷产业链特色生态圈建设。整合市场化力量、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主体共同开展场景创新研究,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产业链开展场景创新资源对接,共同推进场景建设。邀请全社会各界、不同年龄层群众走进智谷,参观1500平米中国(南京)智谷AI体验中心、明星企业、特色场景等,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宣传和科普。成立经开区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加大园区内人工智能企业宣传推广,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帮助科技企业拓宽应用场景、打造应用市场,推动各行业领域能逐渐进入专业化的深度融合阶段。持续办好中国人工智能峰会等行业活动,不断提高中国(南京)智谷品牌影响力和业界知名度,助力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中国(南京)智谷作为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的核心区,由栖霞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联合打造,以新港高新园和栖霞高新区为主阵地,已引育诺贝尔奖、图灵奖、院士、教授等为代表的著名人才超百名,集聚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企业超 400家,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32家,2022年核心产业收入78.8亿元。建成了全省唯一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落地省人工智能学会、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形成了以微软、联想、英特尔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以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创新生态圈。正成为南京乃至江苏区域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创新动能最强、综合配套最佳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之一。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栖霞数字经济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1023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