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司法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互联网+”“个性化+”“行业性+”等路径,搭建非诉解纷“高速通道”,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状态,化解在萌芽阶段。
一是“互联网+”,融合发展,循循善诱。积极推广“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运用,融合“人民调解小助手”等智慧平台,推广“网上办”“一次办”等模式,推进非诉服务线上和线下实体平台的无缝对接,群众只需提出法律需求,就有调解员跟进处理并及时反馈当事群众,做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就地化解,有效降低纠纷成讼率。深化“栖事宁人”调解品牌建设,紧跟新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开通栖霞区人民调解员协会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南京栖事宁人-为宁调解”,授予12名调解员抖音账号客串主播、助力主播、常驻主播称号,定期推送法律法规宣传、典型案例分析、调解员现场调解等接地气、通俗易懂的短视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法治宣传“活”起来,让调解品牌“树”起来。通过“栖事宁人”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累计发布调解主题作品40个,抖音号拥有粉丝数量425人,累计播放量3709次。微信视频号拥有粉丝数量1001人,累计播放量26502次。
二是“个性化+”,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推进跨区域房地产纠纷调解委员会筹建工作,服务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需要。完成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及社保费争议调委会入驻区综治中心,实现“一站式”纠纷受理与调处。针对栖霞山“红枫节”筹备设立景区调解室,并持续加强对新建企业调委会的业务指导。立足马群地区花岗和南湾营两个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外来人口多、困难群体多、矛盾纠纷多、案件增量多等现实问题,深化拓展“心宁栖和”多元解纷诉调对接马群示范点和无讼社区创建实践成果,推动打造马群巡回法庭、公证驿站、“娘家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室、庭所共建等“个性化”实体化运作服务品牌。
三是“行业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积极与行业协会及社会服务机构对接,深化行业性、专业性、企业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多元架构,调解成功率、化解率大幅上升。在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区公安分局等11家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将行政调解委员会名册全部上传至苏解纷平台,及时有效化解与行政管理有关的争议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设立交通、旅游、劳动、金融、环保、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6个,行专类专职人民调解员43人,推动欢乐谷旅游景区、二手车行业协会、韩资企业、园区企业等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巩固拓展二手车消费纠纷调委会、韩国商会调委会、高新区“法企直通”调解驿站等调解组织建设,筑牢矛盾纠纷化解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