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栖霞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努力办让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专业领域认可的栖霞教育,加快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布局不断优化,内涵发展特色鲜明,队伍建设硕果累累,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百姓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聚焦协同发展,教育品质有新提升
召开栖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凝心聚力,明确目标,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创建省优质园2所、市优质园2所,在公办和民办惠民园就读幼儿占比达89.53%。
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高分段学生数有新突破。在2022-2023学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中,栖霞获得区级教学管理一等奖,位列全市第四。燕子矶中学和栖霞中学荣获全市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突出贡献奖。成立高中教育发展促进中心,扎实推进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职业教育实现“一校三址”联动办学,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成功创建市级社区教育品牌项目、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优秀项目各1个。
聚焦优质均衡,教育布局有新优化
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8所,秋季开学新投入使用中小学、幼儿园3所。完成17所学校的出新改造和环境提升工程、2片运动场改造工程、3所学校的厕所提升工程。
持续推进校地合作,以“国家级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在合作办学、队伍建设、课堂建设、课后服务、特色打造等方面开展项目研究,支持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2所学校增挂“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实验学校”校牌。
不断深化合作办学,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挂牌南京一中思益学校,花园中学挂牌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龙潭校区,八卦洲中心小学、中桥中学分别与北京东路小学教育集团、第九中学教育集团合作办学,新建的兴智路片区小学纳入金陵小学教育集团统一管理,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辐射度。
聚焦内培外引,教师队伍有新面貌
2023年,公开招聘新教师99人,引进成熟型骨干教师20人。全面启动“智慧校长研修班”和“青年管理骨干研修班”工作,提升教育管理者综合素养。依托“511”名师培养工程、“行知栖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新教师岗前社会实践等培训项目,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5名优秀骨干教师被评选为正高级教师,2个工作室入选第八批南京市名师工作室,1个工作室入选第四批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32名优秀骨干教师被授予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3名优秀教师被授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5人被评为第四届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4名青年教师被确定为第二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对象。
科学配置教师资源,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秋季开学试点学校共调剂教师53人。23位骨干教师赴乡村学校交流支教,选派17位优秀教师赴青海、陕西、新疆支教。
聚焦五育并举,内涵建设有新成效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国复兴 童心逐梦”等主题,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成立“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工作专班”,落实“全员关爱导师制”,3所学校被认定为第三批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2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举办栖霞区中小学篮球、排球、花样跳绳比赛,田径运动会以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组织全区阳光体育嘉年华系列比赛,1所学校创建为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开展栖霞区“暑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月”活动,建设涵盖高等院校、高新企业、农业生产等社会实践基地20家,1个实践基地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优秀基地,6所学校创建为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
深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家庭教育“0岁”起步,开展“讲师进校园(社区)”活动332场,3所学校分获省市优秀家长学校称号,1所学校荣获江苏省首批家校共育数字化示范校称号。栖霞成功创建为江苏省融合教育示范区。
展望未来,蓄力扬帆。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情怀和担当,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