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燕子矶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坚持转型发展,加速“产城人”融合,全力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
“六纵六横”路网加速成型
地铁1号线北延、地铁7号线北段、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主线)、和燕路过江通道(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四大工程集中通车,燕霞路全线正式通车,晓庄立交实现8个方向全线互通,燕子矶“六纵六横”路网加速成型,交通路网区域枢纽功能全面提升。
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幕燕地区长江岸线8.5公里,燕子矶恢复植被160万平方米,昔日生产岸线全部变为生态岸线。幕燕滨江风光带、燕子矶滨江公园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拆除沿河危旧房建筑、完善片区雨污分流,使河道水质、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观。经过数年的实干苦干,北十里长沟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实现稳定达标。
截至目前,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77.3%,PM2.5平均浓度24.3ug/m³。
熙景福苑小区被省住建厅评为2022年度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新交付入住燕江新城三期(H、I1、I2、J)地块居民1063户、房屋1824套。
新建成水吉路、蓝燕路、晓庄批发市场、永济大道-燕子矶自驾游基地4处停车场、在建伏家场街临时性停车场1处,预计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826个。
在晓庄村社区、太平村社区、祥和雅苑社区、柳塘社区四个涉及城中村的社区,开展道路出行、消防安全、治安防控、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整治和改造提升。
推进化纤新村小区专项整治工作,该项目于2023年10月正式进场,对房屋进行加固,对公共区域、设施、绿化进行维养,预计2024年3月底竣工。
经济发展步伐稳中有进
举办林肯体验中心启航、政企联动谋发展座谈会等招商活动5场,前往广州、合肥、温州等地开展精准招商10场。完成新加坡吉宝鸿燕养老、燕子矶老镇、质谱医疗科技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项目注册率100%。
巧用“载体租赁”,盘活401幕府智慧仓、燕初科创园等一批“小而精”科技型产业集群升级成长。持续推动晓庄汽车销售区转型升级,新引入林肯、埃安、昊铂等汽车4S店到栖霞乃至江苏首店落地,为地区社零增长提供强劲动能。
经济、招商、税源、行政审批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开展为企服务精准“滴灌”。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为中小微企业成功申领银行贷款,解决企业资金需求。全周期跟进鸿燕养老等重点项目从洽谈直至开建,协助落实养老产业契税减免、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民生保障落细落实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67人,再就业1059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197人,开展补贴性就业培训421人,培育自主创业595人,率先在全区建成南化新村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落实低保、残疾、大病、尊老等民生补贴、救助41733人次。试点建设“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为全街1666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近年来,辖区内包括燕子矶中心小学、幕府山庄小学、化纤新村小学、晓师附小及燕子矶中学、伯乐中学在内的多所学校进行了更新改造,新建了仙林南外燕子矶校区、泰晤士国际学校、晓庄小学、晓庄二小及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燕子矶辖区内的教学环境不断提升,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按照燕子矶地区教育规划,未来将有46所中小学幼儿园落户燕子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晓庄校区预计年底完工,规模为14轨42班;燕子矶体育公园加速建设,预计明年开业。
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
深化“幕燕行知”党建品牌体系,突出品牌共建促进地区发展。联合晓庄汽车产业聚集区,成立汽车4S店行业党建联盟;打造“燕起江潮”党群人才行知中心,连点成线陶行知纪念馆、晓庄“宁小峰”驿站等10个区域资源点位,发布“幕燕行知”红色实境教育路线。
联动区司法局成立“栖彩司法·霞映幕燕”党建+依法行政联盟,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及普法服务,推进全民法治观念提升。
以阅江台小区为平台,打造全市首个租赁房“红色会客厅”,探索党建引领租赁房小区治理新模式。
打造“解忧杂货铺”,成为融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立体式全方位调解平台。组建专业队伍,杂货铺内设有“大掌柜”“店小二”,组成专家团解忧团和草根解忧团,每天有人坐班,一年多来以来,共协调处理矛盾20余次。
突出基层治理质效提升
联动市、区大数据局,推动全街15个社区大数据赋能智慧社区治理,目前已完成全街14.6万条人口、6.1万条房屋的数据采集录入。
上线人口查询、以房找人、尊老金发放等大数据应用模块。强化数智支撑,建立北斗网格“以房管人”,梳理日常管理高频数据,搭建形成标准化、数字化、空间化“专项基层治理”数据工作平台,赋能社区各类业务开展。
织密组织体系,理顺街道、社区、网格和小区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联动体系,组建118个网格党支部,179个楼栋党小组。
以“社区需要热心人”为口号,向社会发布“社区热心人”招募令,全方位挖掘辖区凡人善举,寻找在基层默默无闻的 “社区热心人”,实现文明社区、共建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