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人民政府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惠民的理念,聚焦建议提案办理的“点、线、面”,通过夯实基础、强化组织、放大功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截至目前,2023年541件建议提案已全部办结,办结率、满意率连续20年实现“双百”目标。
锁定“点”,步步持续用力
精准确定建议提案办理的核心“穴位”,靶向发力,以点促面打通办理“经脉”。一是找准切入点,加强选题引导。“两会”前夕,栖霞区政府办联合区人大办、区政协办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建议提案线索,同步面向区政府领导和部门、街道、平台征求选题意见建议,梳理形成建议提案参考选题,帮助代表委员打开撰写思路、明确选题。二是把握关键点,注重双向沟通。坚持“先沟通再办理、不沟通不办理”,一方面,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联系制度;另一方面,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建立互动联动机制,通过实时沟通形成办理合力。三是探索创新点,勇于实践突破。总结首创经验,交办会上对综合评选出的办理工作创新案例集中通报表扬。创新遴选8条建议提案,首次尝试“一案一群组”模式,逐案建立办理群组,实现信息实时对接、问题及时解决、办理全程跟踪、成效多元展示。四是扭住着力点,发挥示范效应。对于重点建议提案,由三区(行政区、经开区、大学城)领导结合分管工作领办督办。承办单位树立“重点办、优先办”的意识,借力区领导高度关注、高层统筹、高位协调作用,精心组织办理,全力推动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抓住“线”,层层推进办理
坚持指挥线、技术线、时间线“三线并行”,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实行全周期、全链条管理。一是绷紧指挥线,强化全程组织。栖霞将办理工作切分为“提、审、交、办、督、评”六大环节,加大整体把控和组织调度力度,确保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细分每个环节具体步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二是划定技术线,强化全程督导。栖霞编制并印发“一图一单一要点”,方便承办单位“按图索骥”。同时,栖霞还将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政务督查的重点事项列入年度督查工作计划,紧扣办理标准、办理时序、办理质效开展日常督查和集中督查,倒逼承办单位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办理工作。三是瞄准时间线,强化全程介入。办理前期,栖霞对部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建议提案,提出“补并修转”意见,二次复审后予以接收。办理中期,对是否与代表委员充分沟通、办理方案是否务实可行等进行跟踪,确保办理落到行动上。办理后期,针对答复困难、代表委员难认可的办件,联合承办单位全面复盘,优化办理方案,推动二次办理。
谋好“面”,件件彰显价值
建议提案普遍蕴含着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在个性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栖霞因“案”而异促进“三个转化”,充分发挥建议提案的价值。一是转化为科学决策。比如,吸收代表委员关于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4.0版,助力为企服务再升级;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关于给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用地政策支持的呼声,栖霞在全市率先出台《栖霞区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实施细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转化为工作措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管、民生保障等领域充分吸纳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并有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1-9月,栖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1个,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完成马群片区36个小区基础设施整治改造,新增就业1.55万人。三是转化为资源线索。栖霞将代表委员的智力资源与调研选题、政务信息、社情民意信息和公益诉讼线索相嫁接,放大建议提案的“衍生价值”。今年,部分建议提案所反映的内容被提炼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多篇建议提案被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务要情信息,并获上级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