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栖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华杰,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出席会议并讲话。区领导王承江、陈波、杨白英、袁文峰、卢静出席会议。三区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区级文艺家协会代表,街道文联代表,驻区高校及文学艺术相关二级学院代表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戴华杰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代表和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他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第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时代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保持文化自信,紧扣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工作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为更好地构筑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主流舆论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要将笔墨光影延伸到改革发展一线,讲好栖霞蓬勃向上的发展故事。要拜群众为师,从基层实践和生活中汲取养分、挖掘素材,讲好直抵人心的百姓故事。要围绕栖霞特有的文化遗存和自然风光,大力塑造栖霞文化IP,讲好传承发展的文化故事。第三,“莫为功名弯铁骨,直将气节赋新篇”。要涵养情怀“有气节”,在创造文艺“高地”的同时守好文化“阵地”。要追求卓越“有胆魄”,以“山高人为峰”的姿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栖霞文艺的原创力和影响力。要保持独立“有风骨”,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摈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心、激扬正气。
戴华杰指出,区文联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要当好“娘家人”、涵养“大气候”,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戴华杰强调,未来五年将是栖霞文艺事业创造辉煌的五年,也必将是栖霞文联更有作为的五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政对栖霞文艺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就推动栖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栖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学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文艺事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坚持守正创新,用精品力作唱响时代强音;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以崭新的业绩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实践的文艺图谱,为把南京建设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高地、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城市窗口”作出更多贡献。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文联主席袁文峰致闭幕词。袁文峰表示,新一届主席团、全委会将为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服务,主动担当作为,务实勤勉履职,希望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为奋力开创栖霞文学艺术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代表区文联四届委员会作《启航新征程 彰显新作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实践贡献文艺力量》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全区文联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全区文联工作任务。
会议审议通过了区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栖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和《关于栖霞区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区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区文联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区文联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团和秘书长。
近年来,区文联赓续前行、奋勇争先,向着“全国一流区县文联”稳步迈进。江苏省文艺大奖、紫金山文学奖、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省市文艺奖花落栖霞,“有言在仙”“艺栖来 文艺青骑兵”等多项工作获得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及文联系统创新奖。新成立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联下辖文艺家协会10个,国家级会员达73名,省级会员达144名。持续深化区域资源整合协同,建立校地融合区域文艺联盟。
今后五年,区文联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更加广泛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栖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文艺力量,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栖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