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主任,请简要介绍下姚坊门邻里互助与社区治理项目的运行模式?
马飞:建立和落实社区协商治理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培养协商治理人才,发掘居民骨干,培育居民自管自治组织,从居民所需、社区所急的老旧小区自管、电动车治理等议题切入,培育一批居民议事骨干,扶持一批活跃的社区组织, 培养一批懂治理会协商的社工,推动社区公共议题的平稳协商解决,促进和谐社区和熟人社区建设。
记者:马主任,这个项目的产出是什么样的呢?
马飞:我们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培育基层治理力量。全年开展各类专业培训3场,参与人员100人次。调研梳理难点问题,开展社区议事协商,通过定期社区访谈、居民需求调查等方式,将居民投诉、邻里矛盾等合理转化为公共议题,发动多元利益相关方协商议事,促进难点问题的解决。全年组织协商议事活动10场。引导居民参与治理,形成居民自治共识。以切身利益、小区治理责任、社会公德正义等角度吸引更多居民亲身参与协商治理。进一步扩大“姚坊门爱心联盟”的社会影响力,增加爱心联盟成员数量,组织爱心联盟联动的较大规模公益活动4场;促进爱心联盟与姚坊门时间银行和姚坊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机融合,切实让辖区居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