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主任,您好,“芳草渡”大米连续三年获“南京好大米十大品牌”称号,是如何打造芳草渡大米品牌知名度的呢?
武晓春:一是发展生态水稻。探索联村入股的股份制带动模式,全面推广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在水稻生产的全过程提供病虫情报、田间管理、用药指导等服务,确保绿色生产。严格甄选“南粳5055”“南粳46”原种培育,与湖南农研所袁隆平团队合作种植新品种粳稻。打造500亩“稻鸭混养”生态种养基地,2.11万亩水稻顺利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验收。
二是打造区域品牌。建立6800亩水稻示范基地,培育“芳草渡”大米品牌,建有集烘干、加工、仓储、展示为一体的配套设施。先后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南京稻田综合种养优质品牌等称号。2022年总收储量2100吨,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
三是推动农旅融合。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开展稻香节、美食节等特色活动,打造稻田画网红打卡点,形成农业品牌“矩阵”,走出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