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3033899/2023-93424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栖霞区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3-10-31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43号建议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建议提案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胡雪琳代表:
您在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辖区内土地征收人员患病后救助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区不断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持续强化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深入织密区-街-社三级救助网,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我区坚决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在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分层分类精准服务”救助体系建设主题,积极推进“物质+服务”的综合性救助制度改革试点,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锻造过硬基层“救助小管家”队伍,建立区级智慧救助调度中心加强监管调度,持续强化社会救助的深度、精度和温度,不断提升救助帮扶工作成效。
一、严格落实救助政策,做到兜住底。强化低保政策提标扩围,实施重大疾病人员、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单独进入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精神、智力三级残疾人单独进入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托底作用。严格落实救助保障政策,强化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因病致贫人员、困难残疾人、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救助对象救助帮扶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街道和社区也相应对早期征地拆迁人员进行春节慰问等帮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包括这部分群体在内的困难群众,发挥联动机制作用,不断提升我区救助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切实兜准底。通过网格化+信息化联动,深入做好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动态监测,不断强化提升兜底保障工作的精准性。一是根据困难群体的数量设定了一支专业化救助队伍(救助小管家),并配置可视化移动终端,强化工作调度,对有困难的家庭经常进行探访走访,对遇到困难的家庭进行及时救助。二是发挥金民工程等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作用,及时做好预警处理及救助帮扶等工作,提升救助保障对象的动态监测成效,为兜准底夯实了工作基础。三是发挥区-街-社三级网络作用,积极链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救助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
三、拓宽救助帮扶举措,不断兜好底。一是医保政策进一步加强。目前医保部门对低保、特困职工、重度残疾、优抚等人员,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财政负担,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70%以上,对高龄老人报销比例更高,经相关部门认定的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为普通参保人员起付标准的50%,各费用段报销比例在普通参保人员的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不设基金支付上限,另外今年起统一调整医保门诊特殊病政策,居民医保的门诊大病病种大幅增加,待遇水平有效提升。二是临时救助政策更加优化。为进一步完善全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23年重新制定并施行了《栖霞区临时救助办法》,提高了救助报销比例、压缩了救助时间,健全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明确了拨付时间和使用规范,新设了小额救助内容,家庭成员因患病导致医疗支出较高出现生活困难的情形可以提出申请,不受病种限制,将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托底”作用,符合相关条件的早期征地拆迁人员能够更好地得到救助。三是社会救助渠道不断多元化。除了民政部门和医保部门救助渠道以外,农业农村、人社、卫健、残联、教育、红会等部门也针对包括这部分群体在内的困难群众有相应的帮扶措施。区慈善总会对遇到困难的家庭,也进行及时跟踪帮扶,通过慈善救助的方式给予相应帮助。通过强化各种制度机制的推进落实,进一步将社会救助帮扶渠道向多元化深入拓展,不断将温暖和爱心向困难群众传递,促进救助帮扶持续取得成效,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栖霞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京市栖霞区民政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