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区人民政府 > 栖霞区农业农村局
索 引 号:    738882900/2016-00034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报告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栖霞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16-07-01
生效日期:    2016-07-01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区农业局对区人大2016年第0037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区农业局对区人大2016年第0037号建议的答复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区农业局对区人大2016年第0037号建议的答复

  区环保局: 

  区人大代表乔林在区人大十七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多措并举治理秸秆焚烧的建议》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主要农作物基本情况  

  我区今年主要农作物面积14.5万亩,其中,夏季为小麦4.4万亩、油菜1.4万亩、芦蒿 1.2万亩;秋冬季预计为水稻1万亩、玉米2万亩、芦蒿2万亩、大豆2.5万亩。主要农作物秸秆为小麦1.9万吨(0.43/)、水稻0.58万吨(0.58/)、玉米1万吨(0.5/)、芦蒿3.2万吨(1/)、大豆0.75万吨(0.3/)、油菜0.6万吨(0.42/),一年产生秸秆总量约8万吨。 

  二、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 

  我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 

  1.成立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和督察工作。我局也成立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政策实施与技术指导。 

  2.制定政策和计划。我局下发了《全区2016年农机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街道;将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2016年全区秸秆还田和收储作业实施办法》,单独下发《栖霞区秸秆还田技术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督促南京花潭秸秆专业合作社加快技术改造,保证夏季安全投入使用。 

  (二)拓宽利用途径,狠抓目标落实 

       1.全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去年全区小麦、水稻、油菜、玉米、黄豆和芦蒿的秸秆还田率平均达到61%,今年仍将维持这个水平。 

  2.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目前八卦洲街道已建设秸秆肥料化和基料化利用企业各1个,分别是南京明珠肥料有限公司和南京金迪农业合作社。这2个项目单位的年秸秆利用能力共3万吨以上,基本上可以消化吸收八卦洲街道区域内主要农作物秸秆。龙潭街道已建1个秸秆固化成型项目(飞花村),预计年消耗秸秆5000吨。 

  3.强化秸秆收贮利用工作。龙潭街道飞花村已建成一个大型收贮场。八卦洲、西岗和栖霞街道也建立了多个规模、大小不等的收贮场和临时堆放点。八卦洲主要收贮在南京明珠肥料厂和南京柏俊秸秆储运中心,西岗街道主收贮场在桦墅村,栖霞街道主收贮场在摄山村,基本能够收储转运本区富余秸秆。 

  3.壮大基层综合利用组织建设。我局近几年帮助指导成立了1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4个秸秆利用合作社,增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服务能力。 

  4.加强对农机和机手的培训与监管,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的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我局共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99台,全区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2次,参加检查人数18人次,纠正违法违章3起。组织驾驶人安全学习培训、发放宣传材料200人份,农机年检率达到98%,驾驶员换证率达到100%。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1期, 47人参加培训。 

  5.强化政策保障 

  市政府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专门下发了(2013118号文件(简称“秸秆12条”),重点对秸秆还田和收储,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区域性转运中心建设及秸秆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利用制定了扶持政策。其中,对小麦、水稻、油菜、玉米秸秆还田和收储分别按25/亩和20/亩进行补助。我区在市补基础上,将补助品种扩大到大豆和芦蒿,将每亩补助标准提高到50元(含省市补助),补助标准列全市首位,同时对农机综合服务组织也给予了一定补助。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开展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积极向区政府争取更优惠的扶持政策,推进综合利用工作向深度发展,为秸秆禁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联 系 人: 徐文 

  联系电话:85597456 

    

  201656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