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职能简介 内设科室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单位名称南京市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要职责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研究起草栖霞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区工业经济、信息化、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提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按分工承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
     (三)推进制造强区建设。贯彻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制造强区建设重大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栖霞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运行监测协调。制订并实施近期工业、信息化运行工作目标、政策措施,开展企业信息采集、行业统计分析和产业发展报告等工作,开展栖霞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进行监测预警、预期引导,协调解决运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五)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和技术改造相关工作。按规定权限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资项目的推进实施工作。按规定负责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等工作,负责相关国家、省、市专项计划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督查。
     (六)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推动栖霞区“2+2+2”主导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协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工作。
     (七)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并实施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全区产业地标建设工作。
     (八)推进全区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订并实施服务型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九)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管理。研究提出推动行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的政策建议,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负责推进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基地)发展,制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统筹推进全区信息化发展。制订并实施全区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施信息化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协调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信息服务业领域涉及公共社会利益的重大事项,推进跨行业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
     (十一)负责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战略,指导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智能制造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推进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十二)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推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应用。培育推广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十三)综合协调全社会节能工作。组织实施全社会节能和工业、信息化领域能源节约、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节能监察管理和工业类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指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负责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工作。
     (十四)推进全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龙头骨干企业的政策措施。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产业人才开发,组织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协调企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协调推进企业减负降本。
     (十五)统筹推进全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负责全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指导和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协调落实。负责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十六)组织实施全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军工单位的综合协调和相关管理工作。
     (十七)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负责人姓名赵玉泉
单位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118号
邮政编码210023
联系电话025-85664290
办公时间工作日 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8:00
科室名称科室职能
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政务公开等工作。承担机关及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财务预算、工资福利、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和老干部工作;承担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和会议保障工作;牵头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闻宣传和重大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综合规划与投资科       制订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区级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提出初审意见并归口管理;指导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移;按规定承担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相关工作;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组织实施国家、省、市有关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跟踪服务相关重大工业项目,落实技术改造投资项目优惠政策;推动产融合作;指导推动企业法治、法律顾问、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承担机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提出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承担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等工作。
运行监测协调科       提出工业经济近期工作目标和促进平稳健康运行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运行监测网络,分析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态势,开展预测预警和预期引导;拟定并实施规模企业培育计划;承担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负责钢铁、有色、稀土、石化、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及新材料行业管理,实施行业发展计划;负责区级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内外资利用工作,牵头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新兴产业推进科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统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栖霞区“2+2+2”主导产业和地标产业发展,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研究制订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进步、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负责全区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开展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和知识产权等工作,培育自主品牌。
节能与综合利用科       负责全社会节能的综合协调,实施能耗强度管理;承担节能监督管理、工业技改项目能评管理;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及促进政策;组织协调节能改造和绿色制造重大示范工程;负责节能环保产业管理,指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船舶行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问题;组织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全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及应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建设;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开展相关大师、名人的评审和推荐。
信息化建设与软件发展科       负责电子信息行业管理,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指导行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工作;参与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省、市科技专项中的电子信息项目;负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管理;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应用;指导推进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信息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统筹指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行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中小企业服务与民营经济发展科       组织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综合协调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协调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组织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估;监测分析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运行情况;承担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统筹推进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类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规范服务;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