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创新发展,街道持续广集群众治理智慧,将“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打造“红十月”等文化品牌,积淀社区文化底蕴,以文化赋能助力民生幸福提质增效。
建好文化阵地 为基层治理“强底气”
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承接各类文化资源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全力打造书香社区,依托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辖区公共空间,将图书室进行改造,聚力打造书法社、非遗社,文化阵地设施完善且布局合理,“一室多用”满足辖区全龄人群需求,有效推动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截至目前,共开展60节书法课,其中有7人入选栖霞区首届“窝帮帮杯”迎春书画作品展、5人入选栖霞区文化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书法和美术展,4人成功加入栖霞区书法家协会。通过坚实的阵地建设、精干的队伍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以文化赋能治理为切入点,为基层治理不断聚力赋能。
扩充文化队伍 为基层治理“添动能”
书法社自2023年成立以来,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将“学”与“习”结合,让书法学习取得1+1>2的效果。书法社的成功创办,更进一步拓展了“赋能计划”,以“接龙报名”的方式在社区微信群、社区居民群里招募新学员开设书法基础班,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培养模式来挖掘和发展更多书法爱好者,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实现社区服务全方位覆盖,将社区服务改革的触角延伸到更多方向。街道将继续打造以文化为引领的“孵化营地”和“公益基地”,通过书画创作、书画展览、交流活动、辅导培训等方式,把居民对美好社区的热爱赋予笔端,将美好社区的向往绘成画卷。
深化文化成果 为基层治理“聚人气”
街道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地落实,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红十月”文创工坊的成立是将文化赋能转变成文化成果最好的体现,将文创产品与社区公益相结合,链接各类资源,让文创工坊走出“家门”,在今年春节等传统节日,在金地广场和聚宝山公园等地方开展“新春送福”写春联活动,“红十月”文创产品的展出也得到了市民的喜爱与购买,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示了独特魅力,有效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充分展示尧化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品牌。街道将继续以公益为抓手,厚植公益文化,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中来,以“微力量”助推基层“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