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化街道对照《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标体系》要求,贯彻落实儿童优先理念,体现儿童视角,回应儿童需求,培育儿童参与能力,以尧新社区为试点,打造“童心同轨”儿童友好生活圈,赋能儿童成长,汇聚童智童力,引导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做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组织“同轨” 引领社区治理
街道妇联和社区形成合力,成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将儿童友好社区工作纳入街道完整社区建设工作中,同步规划实施。结合社区为民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以量化方式负责项目的达标运营,对社区负责。工作小组还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做到有计划、有推进、有总结。
童心“同轨” 助推儿童参与
依托社区楼长队伍,吸纳“小小楼长”成员,争做文明“小先锋”。发挥辖内尧月铁路客厅等铁路资源,组建“小小红色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传承、发扬社区特色铁路文化。成立尧新社区“新苗民生观察团”,“听童声”“共童乐”,在社区发展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
权益“同轨” 守护特殊儿童
依托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立健全社区困境儿童信息库,实施“一人一档”,并进行四色评估,分级管理制定跟踪服务方案。开展困境儿童关爱行动,依托辖区爱心企业联盟资源,开展一对一微心愿活动。联合尧化司法所、派出所开展“五防安全教育”等安全主题宣讲活动,保障辖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家社“同轨” 赋能亲子家庭
街道以家庭需求为导向,打造全龄段学习和提升平台,全方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新苗”暑托班、“新苗”友好微网格加油站等服务,在公共服务中优先保障儿童需要,为亲子家庭赋能。依托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创办0-3岁托育园,设置2个非营利性普惠托育班,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托育服务。
街区“同轨” 打造儿童家园
对小区室内空间进行微改造,打造科学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角色区五个区域。着重打造“新苗民生观察团”文化墙,将小小民生观察团的制度、人员构成、活动内容等上墙展示。在小区户外及河道公园区域打造“儿童户外议事长廊”“儿童友好”缓行卡通步道以及树苗、果树认植园,并采用老党员带头、儿童共同参与、家长志愿服务的形式,打造儿童友好自然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