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注重产城融合,增强发展势能。燕子矶街道紧扣江畔文化特色产业,通过“文化+创意+金融+科技”融合模式,打造交互式行知教育馆等文旅项目。加大招商力度,特别是科技创新、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企业。持续推进通群机电、燕初中学等载体改造升级,协助高力家具港、彩虹广场等商业载体重新布局,全周期保障好宝能滨江商务集聚区、燕子矶老镇文化旅游小镇等重大项目。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研究各级惠企政策,做好各类资金管理发放,优化营商环境。联动栖霞区检察院推出“解忧杂货铺”法治服务品牌,通过“解压派对”“解忧小课堂”等,将法治宣传融入居民生活,实现社会民生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另一方面打造宜居街区,凝聚治理合力。加强对21家在建工地扬尘管控、道路噪音、“家门口”餐饮油烟、幕燕滨江夜市等反映强烈问题的集中整治,推动省考化工桥、红山桥断面水质连年达三类水标准。提升“幕燕行知”子路线阵地点位使用效能,每季度一次开展“共享课堂”。拓展“燕子集”内涵,在都会紫京等新交付商品房小区开展公益集市活动,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常态化开展“青蓝工程”年轻干部培训、“月度之星”“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