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尧化街道充分发挥“五老”余热,积极引导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老教师等“五老”力量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建立“五老”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五老”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宝贵经验。
一、激活“银发力量”,助力基层治理。2017年以来,尧化街道先后成立13家特色鲜明的“老党员工作室”,通过探索实践“老党员工作室”发挥作用的新路径,扎实推进离退休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破题见效,使“老党员工作室”成为街道基层党建的“新名片”,尧石二村社区“实华”老党员工作室更是涌现了许多身边典型和优秀事迹,为基层治理贡献了银发力量。2024年以来,街道每季度选树“党建民生志愿服务之星”,培树身边典型,凝聚奋进力量。截至目前,已选树表扬36名党员志愿者,4家“两企三新”党组织。为进一步发挥“老党员工作室”品牌优势,下一步,组织办将牵头老党员工作室代表定期开展交流座谈,听取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效能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老师为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就议事协商技能等进行培训授课;通过开办专题活动等方式,组织全街13家老党员工作室进行展示交流,强化互学互促,提升治理效能。
二、用好“五老”队伍,助力地区发展。尧化街道关工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秉持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组织和动员“五老”志愿者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今年3月,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班子成员做了新的调整,13个社区关工委主任由社区书记兼任,街道和社区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平均年龄 63.2岁,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有担当、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街道积极构建“五老”助力大思政教育新格局,依托各社区“五老”进校园开展思政课。下一步,街道将持续加强对特定群体的精准化、长效化关爱,采取“多对一”结对关爱的模式,发动“五老”志愿者共同参与,加大关爱力度,将“五老”力量积极融合到网格服务队、党员楼栋长、“公益时间”服务队等团队中来,为尧化工作建言献策、贡献余热,充分发挥“五老”在尧化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