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栖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安全生产“三岗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现场,考前宣教环节创新开展,成为一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实践,为“安全守门人”队伍锻造筑牢根基。
一是纪律与警示“双融合”,筑牢思想防线。此次考前宣教打破传统“照本宣科”模式,以本地实际事故为教材,用“血泪教训”敲响“安全钟”。考官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安全知识与事故的必然联系,抛出问题与考生互动。考生们积极回应,在交流中深刻领悟到“考试纪律是安全底线的第一道关口”,明白守纪律不仅关乎考试通过,更关乎生命安全。
二是温情服务“细处暖”,舒缓紧张情绪。针对部分考生尤其是年长考生的紧张心理,考官化身“贴心助手”,以拉家常的方式缓解压力,肯定考生经验,给予积极暗示。同时,逐位提醒考试注意事项,从核实个人信息到合理分配时间,从检查眼镜到看清题目,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考生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52岁的李师傅感慨:“你们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三是调研问需“听心声”,优化服务提质效。在宣教和互动间隙,工作人员开展调研访谈,围绕培训内容、考试流程、日常培训等问题,倾听考生意见建议。考生们坦诚建言,考官认真记录并承诺改进。这种“问需于民”的方式,为优化服务提供了方向,确保“三岗人员”学得进、考得好、用得上。
此次南京市栖霞区应急管理局考前宣教工作的立体化升级,实现了“纪律宣讲 + 安全警示 + 情绪疏导 + 服务调研”的多维赋能,考生们纷纷表示“听得进、记得牢、心里暖”。下一步,安全生产理论考试栖霞区考点将持续完善这一模式,让纪律意识入脑、安全理念入心、服务举措贴心,为锻造高素质“安全守门人”队伍、从源头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