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工作动态
迈皋桥街道: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 让文化滋养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9-29 15:14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日,在迈皋桥街道与招商花园城联合打造的“周末托学成长营”首期活动现场,网约车司机陈师傅正陪着孩子参与手工课程。“之前在网格群看到成长营有运动、舞蹈、科普阅读这些内容,刚好能解决我周末带娃的难题,立马就报了名。”陈师傅的话语里,满是对社区服务的认可。

这场专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打造的托学活动,是迈皋桥街道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街道辖内商业体密集、餐饮行业集中,聚集了大量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如何打破服务局限,从“物质保障”向“精神滋养”延伸,成为工作的核心方向。

倾听心声读懂新就业群体的“文化渴望”

“等餐的几分钟,只能刷短视频解闷”“一天跑下来,只想看无脑爽剧放松”“偶尔在驿站休息,其实想放下手机读本书”在与外卖骑手的日常交谈中,迈皋桥街道捕捉到新就业群体的“文化困境”: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将他们的时间切割成碎片,快餐化、零碎化、孤立化成了不少人的“文化日常”。

“他们不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更渴望打破熟悉的陌生人’状态,建立有温度的社交链接,期待被看见、被认可”高志敏直言,读懂这些心声,是做好新就业群体服务的“第一粒纽扣”。

精准破题把文化服务送到“指尖”与“路边”

下午一点半,外卖骑手周师傅送完午高峰最后一单,熟练地驶入南京城北万象汇的骑手临时停车区,走进共建的“宁小蜂驿站”。空调驱散燥热,一杯温水下肚,周师傅坐驿站的书架旁,拿起之前未读完的人物传记阅读起来。“这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看看书比刷手机踏实多了,就像给精神充了电。”

这样的“精神充电站”在迈皋桥街道并非个例。为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阅读需求,街道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在“宁小蜂驿站”、骑手驿站、银行网点及社区书屋间搭建起一条“书籍流通链”。志愿者定期更新整理驿站书籍,让新就业群体能在工作间隙就近取书阅读。

“我们计划在驿站开发‘云上课堂’,通过线上课程、影视资源等形式,进一步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阅读、学习需求。” 高志敏表示,街道的服务正从“提供歇脚空间”向“营造文化氛围”转变,从“保障基本需求”向“满足发展需求” 深化。

价值回流“服务对象”到“社区合伙人”

除了“周末托学成长营”和“书籍流通链”,迈皋桥街道还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了“活动菜单”:法律小讲堂帮他们规避用工风险,网络安全宣传教他们如何防范诈骗,文化沙龙让他们交流工作心得……“现在才知道,社区里有这么多我们能用得上的服务。”网约车司机古师傅的话,道出了不少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服务的温度,也唤醒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参加社区座谈会的快递小哥,主动当起“驿站能手”,发现空调遥控器没电就随手更换,饮水机缺水就及时联系补给;爱好拍照的外卖骑手,用镜头记录城市烟火气,成了同行中的摄影达人”。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路”,变成了文化空间的“参与者”,更成为社区治理的“合伙人”。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