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链”上南京——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最优地
发布时间:2020-12-30 11:25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期间,栖霞板块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升紫东地区能级等战略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行政区、经开区、大学城三区合力,发挥土地资源多、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教人才丰富的优势,重点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通过大力引进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人才,打造中国(南京)智谷,成为南京乃至全省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综合配套环境最优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9月26日,位于栖霞高新区紫东国际创意园的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新址正式启用。图灵研究院是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首次创业时在南京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经过两年多发展,研究院已吸引了数亿元产业投资,孵化了总估值24亿元的科创项目,并获评南京市科技顶尖专家领创基地和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估一等奖。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经成为了南京人工智能产业链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今年,南京市提出全面实施八大产业链‘链长制’,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南京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图灵院和它的生态圈企业将继续深耕南京,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协助紫东园区,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区,为中国南京智谷的建设贡献力量,助力南京打造国内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地标。”姚期智说。

栖霞板块三区联动,融合发展一直是南京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中国(南京)智谷的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目前,智谷已经汇聚了超过300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以地平线、创新工场、京东等为代表的一批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大层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以姚期智、张钹等国内外50余名领军人才和5000多名科研人才构成的人才链,以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构成的创新链。

在今年12月12日举办的中国(南京)智谷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领衔的后摩智能正式落户在南京经开区。这是一家致力新一代通用AI芯片研发公司,针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最新需求,采用新一代存算一体架构,代表了AI芯片发展的主流技术方向。瞄准云端和边缘端推理芯片领域的千亿级市场,后摩智能在天使轮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的约1600万美元融资,这也是红杉资本在通用AI芯片领域的首次布局。后摩智能在南京经开区建设的总部和研发中心,总投资约20亿元。未来5年,预计产值将超过5亿元,人员规模超过300人,估值超过15亿美元。

南京经开区是全国排名第九的国家级经开区。以新港高新园成立为标志,迈出了转型发展的脚步。

中国(南京)智谷推进办负责人表示,选择人工智能产业,第一个是产业基础好,经开区有非常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第二个是人才资源丰富,栖霞板块有18所高校,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方面,有非常好的人才资源。第三,人工智能产业也是未来产业一个重要方向,人工智能产业将作为(经开区)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南京经开区的转型区内深耕多年的传统制造企业感受最深来自瑞典的安百拓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采矿、基础建设和自然资源领域的生产力供应商,拥有14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大中华区总部在南京经开区落户已经超过了20年。这样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却在今年11月22日举办了创新日活动。活动上除了推出最新型号的产品,也向公众展示了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无人化工程机械,以及远程遥控操作平台、集成控制塔等高科技设备。

安百拓集团大中华区传播副总裁Sofie Gielen说:“过去我们是一个设备制造企业,现在,我们将向大家展示在电气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成就,希望给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产品和更加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中国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

安百拓集团的华丽转身,正是借助南京科技人才优势和中国(南京)智谷产业集聚优势,在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领域与经开区内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安百拓的成功也成为栖霞板块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三产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最大的受益人。南京艺赛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艺赛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要控股子公司,也是上海艺赛旗的主要研发中心。作为中国市场首批优秀的RPA厂商之一,艺赛旗在研发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大学等高校和栖霞板块其他上下游人工智能企业的支持,包括AO史密斯在内的一批经开区传统制造企业也成为了艺赛旗产品的重要客户。

南京艺赛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立军说:“经开区比较有特色的是从制造到人工智能的企业,大中小都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艺赛旗的潜在客户,园区职能部门给予的相关扶持政策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十分大的。”

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虽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环境不利等诸多考验,但中国(南京)智谷仍然交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人工智能企业总量超过300家,其中年内引进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引领型总部型高端项目近50家,预计年底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8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3%,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近800亿元。27家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50多位旗帜性领军人才集聚推进创新动能,一大批公共平台和应用场景营造生态,一系列创新服务和品牌活动铸就声望。睿翼科技全国总部及运营中心、的卢汽车总部、云蝠智能总部、视讯专网漏洞扫描工具及安全防护项目、轻停网络总部、德风科技总部等一批业内佼佼者正在智谷内飞速发展;姚期智、周志华、李开复、陆奇等大咖和他们的核心团队也正在智谷内尽情发挥着才智。

下一步,中国(南京)智谷将在规划的引领度、产业的集聚度、企业的首位度、产出的贡献度和形象的标识度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推动建设更上台阶。强化与基金的联动,提升科技创业创新项目的质量,打造人工智能创业创新的最优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