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21年南京创新周“中华门创将”大赛(南京赛)在栖霞区紫东生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这是“中华门创将”大赛的首场赛事,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市科学技术协会、栖霞区人民政府主办,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科学技术局承办。除主承办代表外,南京市15个高新园区代表、大赛选手、评委嘉宾、投资机构代表和企事业单位代表近百人到场参会。
南京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方靖在致辞中介绍了南京近年来创新名城建设的主要成效,对参赛项目寄予厚望,并诚挚邀请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来宁创新创业。
大赛现场还邀请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国际著名汉字字源研究者,金陵友谊奖的获奖者——斯睿德,他热情洋溢地向在场人员分享他在栖霞创业的成功之路。
比赛当天,市科技局领导、市科协领导、栖霞区领导、外国人才代表还共同发布了“中华门创将”大赛全球招才令,召集全球精英人才来宁创新创业。
“湾区”概念凸显为名城建设“输血蓄势”今年的“中华门创将大赛”,致力打造“湾区”概念,利用国内外各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聚焦海外人才特别是外国人才和项目的落地生根,为南京四大“海智湾”输血蓄势。
从报名的78个海内外优质项目中,层层遴选出20个项目。覆盖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项目特点。
高水平—参赛项目中,有60%的项目曾获得国内外知名赛事奖项,包括全球名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阿里巴巴全球诸神之战创客大赛杭州赛区第一名、IDEA 美国工业设计大奖等;其中有6个项目来自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化—20位项目持有人中,18人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15人为博士,其他为硕士。16个项目的团队由外籍人才组成,主要来自德、俄、美、日、英等国。
专业性—创新组项目广泛征集了符合我市产业方向的项目,由内而外做好精准匹配。主办方走访调研我市10余家企事业单位,沟通对接、梳理细化技术人才需求,3个项目与我市3家企业高度契合。
20位项目方代表分别进行了精彩路演,线上超过10万名观众通过大赛专属直播页面同步观看。经过激烈评比,基于AI的整体智能决策解决方案、绿色纳米农药在航空植保的应用、海拉汗液检测手环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将晋级参加5月28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赛。
“梦想”落地栖霞,为紫东发展“锦上添花”。作为本届大赛首场活动的主办方,栖霞区经济和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国家级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势发展,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仙林新市区)悄然崛起。
近年来,紫东核心区强势崛起,科创大走廊串珠成链,G312产业创新带加速推进。2020年,栖霞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7家,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17家,均位居全市前列。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7家,孵化企业620家,产值超10亿元,绩效评估一等奖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2021年1月,“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揭牌。栖霞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提供“类海外”发展环境和落地无忧、生活无忧、事业无忧“一站式”服务,构建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先行聚集区。
“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以“一体两翼、三区融合、四核支持”为总体设计思路,即以栖霞区全域及紫东核心区为整体,分别在栖霞高新区和新港高新园布局“海智湾·紫东”国际人才街区,为全球高层次产业人才、世界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硕士以上青年留学人才,来栖霞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和生活保障。同时整合栖霞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区资源,结合区域产业定位,打造四个核心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海外人才事业发展“梦工场”,重点针对3类海外人才群体,分类匹配事业平台,定向推送扶持政策。
由于这些“利好”,现场云图科技、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三维实景云平台等共6个项目在活动现场与栖霞区进行了意向合作签约仪式,种苗计划-超低温脱毒与植物良种繁育领导者项目之前就对栖霞区的双创政策十分感兴趣,今天来到现场深入对接后,更加希望能到栖霞来落户发展,享受栖霞优异的创业环境和热忱的人才服务。
“传承”赛事精神为汇聚资源“厉兵秣马”,活动最后,本场赛事的主办方代表——栖霞区相关部门领导将大赛旗帜传递给全国赛的主办方代表——秦淮区相关部门领导的手上,这既是一种赛事的延续,也是“中华门创将”大赛拼搏精神的传承。
据悉,全国赛将于5月28日在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举行,这也是“中华门创将”大赛首次将赛场设置在南京以外的地区,通过异地办赛的方式,让更多人才从了解南京、认识南京,到爱上南京,建设南京。
全国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区、环渤海湾区等国内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广泛征集项目,经过复赛角逐出的10个项目,与本次南京赛的晋级项目一决高下,共逐全球赛晋级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