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运营60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企业超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家、向着1000家迈进;获批上市企业5年翻倍……过去5年,栖霞区积极贯彻落实南京市“创新名城”战略,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仙林大学城三区协同推进,硬件与内涵并重,成为南京科技创新的主要板块和国家、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地区,初步形成了紫东核心区、仙林大学城、G312产业创新带、南京经开区“一核一城一带一区”的创新发展格局。
新研机构初现集群效应 创新动能日渐澎湃
两个月前落幕的“2021南京创新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1500余名嘉宾、创新者和海内外客商共同见证了南京市“十佳创业之星”“十大科技之星”的揭晓。令人惊艳的是,在总计20颗“星”中,栖霞独揽6颗:摄星智能、中智行科技、燧坤智能、南栖仙策和交叉科技等五家企业入围“十佳创业之星”;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教授卢明辉入选“十大科技之星”。
“栖霞在‘十佳创业之星’中囊括半数,在‘十大科技之星’中斩获一席,尤其是四个奖项与区内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显示近年来栖霞的创新驱动力日益强劲,积蓄的创新动能渐成澎湃之势。”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科技局近日下拨2020年度备案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估奖补资金,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栖霞新研机构的建设成果。在这项评估中,共有12家栖霞新研机构获优秀奖,总数排全市第三。其中,一等奖数占全市一等奖总数36%,排全市第一,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尚吉增材制造材料研究院已经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
栖霞相关负责人说,过去5年,该区大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名城”战略,发挥辖区内科教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大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创新集群效应逐步显现。未来5年,栖霞将坚持立足实际,紧扣市场需求、注重提质增效,持续赋能新研机构发展,提升孵化培育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打造特色产业创新集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企5年成长近5倍 人工智能占全市50%
在7月28日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上,栖霞企业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新聚氨酯助剂创新解决方案”,受到众多国内外参展商和上下游企业的肯定。
聚氨酯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交通、建筑、家电等诸多领域。然而对聚氨酯新材料品质影响显著的关键助剂——匀泡剂,我国仍不能自主生产。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美思德从成立伊始便将目标锁定在聚氨酯匀泡剂国产化上。通过多年科技攻关,成功掌握了聚氨酯匀泡剂的核心技术,为聚氨酯新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化、国产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聚氨酯新材料细分领域龙头。
美思德公司总部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智科技园,去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二批)。近年来,栖霞行政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发挥“三区融合”优势,协同推进创新,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去年底,栖霞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是2015年末的4.9倍;中国(南京)智谷成为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占全市50%,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700亿元。今年,该区提出更高目标,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000家。
为促进目标实现,年初该区出台了“栖霞创新创业22条”,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扶持产业项目、培育壮大科创森林、加速推动成果转化、构筑科技人才金字塔、推动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等各领域入手,奋力打造国际化创新高地。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运营负责人评价,这些措施非常实在且极具栖霞特色,将大大加快孵化企业的成长壮大。
企业上市迎来“高潮” 创新发展结出硕果
8月12日,南京经开区企业冠石科技采用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上交所上市敲钟,“云登陆”资本市场,成为资本市场“栖霞板块”的最新成员。
冠石科技专注于显示行业,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等半导体显示器件及胶带、泡棉、保护膜等各类特种胶粘材料,与京东方、成都中电、LG、华星光电、维信诺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小米、苹果、三星、OPPO、VIVO、海信、创维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畅销机型,近三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80%。
今年,栖霞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迎来一波“小高潮”。5年多前,该区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如今获批上市企业已达17家,其中今年上市或获批上市的就有5家。盛航海运、冠石科技分别登陆深交所和上交所主板;奥斯汀光电、诺唯赞生物获批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和上海科创板;通行宝智慧交通获批登陆深市创业板。5家企业中,3家位于行政区、2家位于南京经开区,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引导科研院所技术和人才落地,孵化、引育初创企业成长;再通过精心培育,把初创企业“小苗”一步步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高速成长的“独角兽”“瞪羚”,行业内的“小巨人”和“隐形冠军”;再进一步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最终帮助企业茁壮成长为主导产业的“擎天柱”,撑起规模经济的一片天。栖霞科技创新,正逐步由纸面上的宏伟蓝图,转化成为实体经济的累累硕果。
“十四五”期间,栖霞将全力打造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全链条,构建国际化创新高地,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持续作出栖霞贡献。
建阵地树品牌 清风化雨润廉心
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纪委监委坚持把“三不”一体推进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坚持培育廉政阵地、打造特色品牌、强化风险防控、深化标本兼治,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阵地建设 筑牢思想防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栖霞区迈皋桥街道物业公司一名党员干部在参观栖霞区党的纪律建设教育馆后发出感慨。
栖霞区党的纪律建设教育馆以“纪律”为主线,紧紧围绕党章中的纪律,从纪律的起源、内涵、机构、处分、依据、典型案例等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至今有关纪律建设的全过程。自今年6月试运营以来,已接待37批700余人次到馆参观学习,教育宣传功能逐步彰显。
此外,中国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作为栖霞区最早的廉政文化阵地,自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近26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区纪委监委还注重培育园区阵地,引导栖霞高新区建设廉政教育馆,让园区企业党员干部有了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全新阵地。经过近几年对廉洁文化建设的不断探索,栖霞地区崇廉尚廉的氛围日渐浓厚。”栖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品牌打造 凸显特色亮点
“作为区财政局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我参加这次活动后,明显感觉到学纪用纪守纪、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参加栖霞区“学好党纪法规、建设魅力栖霞”网上知识竞赛的小张说。这次活动吸引了3.4万余人次参与。
近年来,栖霞区纪委监委致力于打造“红枫廉韵”这一廉政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廉政文化活动。连续2年与南京海事局合作共建,先后举办“携手话清廉 共聚水一方”“红枫印初心 青莲伴使命”廉政文化主题活动;主办“红枫印初心、廉韵传古今”栖霞区廉政文化图片展;突出“家风家德”教育,原创助廉宣纪“三句半”《家廉保平安》在全区巡演,并以此为基础拍摄制作南京方言版《老纪说家风》廉政动漫短片等。
“除了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以外,区纪委监委还推出了‘廉政二十四节气’手绘水彩画、廉政节气笔记本和书签等文创产品以及《清官徐九思》《不能揩的油》等廉政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这些作品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使清廉文化宣传既有声势又有深度。”栖霞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