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声声,驰骋千里。
近日,在南京龙潭港区专用铁路,满载着39个集装箱大柜的中欧班列“江苏号”南京回程班列缓缓驶入场站。
在这趟从德国启程的中欧班列上,装载有20家企业的化工品、设备零件、橱柜、食品等,近200种货物。
随后,龙门架起重机将中欧班列上的集装箱吊起,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箱体表面进行全面消杀。
“中欧回程班列严格按照属地的相关要求,严格做好箱体的六面消杀和核酸采样的工作。在核酸采样报告呈阴性之后,我们才会安排下一层转运,等货主用公路集装箱卡车运走。”
这列中欧回程班列从德国出发,经过近1万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南京,总行程耗时约20天,比海运时间节省了一半以上。
而像这样的回程班列,南京平均每周都不少于1列。
2022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南京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19.2%,实际使用外资超过50亿美元、增长11.1%。
亮眼的数据背后,一趟趟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挑起了陆路运输的“大梁”,成为南京外贸“逆势增长”的“硬核”支撑。
打造高效稳定的国际贸易“第三通道”
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运输环节,过去主要是空运和海运这两种方式。
要想快,走空运,但价格高;要想便宜,走海运,但周期长。
受新冠疫情影响,近两年国际海运、空运更是“一柜难求”,运费水涨船高,这对进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中欧班列则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一条高效稳定的进口新通道。
中欧班列是介于海运和空运之间的“第三通道”,兼具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时效。
近期南京中欧回程班列对外报价约1000美元/标箱,仅为空运的1/10。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
2011年3月,我国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从此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
中欧班列以效率高、成本低、运输数量多等独特的优势,受到了欧亚各国的好评。
目前,我国的中欧班列有西、中、东3条通道: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2022年,驰骋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迎来新的里程碑。
在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中,这支“钢铁驼队”不断跑出加速度,以稳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有力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贯通疫情防控“生命线”,彰显了韧性和担当,传递了信心和力量。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铺画运行线78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
如今,被称为国际贸易“黄金列车”的它, 为疫情“寒冷”下的各国,送去来自东方的“春风”,向世界展示着守望相助的中国担当。
每月常态化开行6至8列南京中欧回程班列走出“新丝路”。
南京邦奇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位于南京经开区,每年都要从欧洲进口自动变速箱零件,过去大都是走的海运。
今年年初,得知欧洲回程班列可直达南京的消息后,公司决定选用这条线路。
现在除了一些垫片,重量小的、体积也小的零件,我们会用快递空运的方式到南京这边。其它的像气缸、轮子、TCU,这些体积大的、重量也大的这些零件、活塞这些东西,我们都会通过火车,中欧班列回南京的这条路线来运输到南京。
采用中欧班列进口货物,在疫情当下,运输渠道非常稳定,加之公司距离龙潭铁路货场也很近,欧洲发货过来基本是点对点,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便捷。
“虽然火车的运输成本比海运略贵,但是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材料周转,从综合成本来说,绝对是最佳选择。”
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南京,凭借国内为数不多的“公铁水”枢纽优势,正在成为长三角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新节点。
2014年,南京首开中欧去程班列。在我国对欧贸易顺差的大背景下,南京中欧班列去程(出口)火爆,集装箱供不应求。
目前已形成“南京—二连浩特”“南京—满洲里”“南京—阿拉山口”三线通行的交通物流通道。
曾因货源少“吃不饱”的回程(进口)班列,近年来也常态化开行起来。
2021年8月23日,装载37个集装箱货物的首列(德国汉堡—南京)中欧回程进口班列在满洲里完成通关手续后顺利抵达南京。此次回程班列所载的货物为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进口的机器设备、轮胎、帘子布、特种玻璃、管材、红酒等,价值约483万美元。
随后,“波兰马拉—南京”“德国诺伊斯—南京”等另外两条回程线路,也相继开通。
截至目前,金陵海关共完成34列南京中欧回程(进口)班列,共计运输货物3072个标箱,1.86万吨,总货值超过1.38亿美元,涉及200多家周边企业。
“今年以来,南京中欧回程班列已经实现了每月6到8列的常态化运行,成为满洲里口岸入境长三角地区及江苏省唯一的进口公共型周班列。为外贸企业打通了进口铁路大动脉,将进一步发挥江苏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枢纽作用。”
目前,南京也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实现中欧回程公共班列周班化的城市。
那么,什么是公共班列?
所谓公共班列就像我们日常乘坐的公交车一样,“发车”时间固定,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货物,可以搭乘同一趟列车回来,方便客户的选择。与一般的包车定制模式不同,公共班列更多的依赖于市场的自发性,是不少进出口企业客户发现班列价值后主动找上门的。
南京中欧回程班列之所以能实现高效常态化开行,还得益于海关施行的“全国通关一体化”创新改革成果。
所谓“通关一体化”,指的是企业可以任意选择通关或报关地点和口岸,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办理相关手续。
“在‘目的地海关’,金陵海关完成了货物的接单审核和缴纳税款等所有的通关手续。在‘口岸海关’,满洲里海关完成货物查验和实货放行后整列回宁,全流程保障班列高效运行。”
为保障班列回程,金陵海关定期组织召开关、铁、企三方联席会议,用提前申报、专岗接单、属地查检加急等措施,提高班列通关效率。
这种无缝对接的通关新模式,让中欧回程班列的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忠实拥趸。这种影响力的辐射半径,覆盖到南京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
疫情下的南京中欧班列跑出上扬曲线
近年来,疫情影响下国际海运、空运极大受限。众多企业面临物流配送慢、成本上升、供应链不畅等问题。特别是诸多中小外贸企业与物流公司供需信息不对称,运价成本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凭借自身“价美”“高效”“便捷”等优势,成为国际物流运输最佳的替代性选择,实现了逆势增长。
来自南京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到2022年3月底,南京中欧(包括中亚)班列双向开行339列13895车,货值9.93亿美元;其中,2022年一季度南京市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2列4184车,同比增长192.79%。
继2021年全年开行创历史新高之后,今年一季度开行数量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