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南京栖霞:西提东拓 融江发展 向现代都市新城区快速转变
发布时间:2022-08-29 15:07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十年前,仙林湖还是一片乡村郊野,如今已是城东高品质居住区;十年前,燕子矶还是惹人厌的工业基地,如今已变身城北置业热土和滨江商务区;十年间,栖霞西提东拓、塑核赋能、融江发展,从城郊接合部向现代都市新城区快速转变,城市能级提升巨大,城乡面貌翻天覆地。

非凡十年,栖霞站在了南京高速发展的最强风口:GDP连跨8个百亿级台阶,年均增长8.6%;人均GDP26564美元,超过世界银行制定的高收入国家收入标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亿元、年均增长12.3%,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西提东拓,城郊快速变主城7月以来,栖霞大地热浪滚滚,而在和燕路过江通道施工现场,同样也是热火朝天。该通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八卦洲长江大桥之间,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新建城市道路过江通道规划重点项目。截至目前,通道的两条盾构已经完全贯通,正在进行江南盾的土方开发工作。预计下个月,主体结构将全部建设完成,力争9月底前实现两条隧道贯通。

全部建设任务将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明年投入使用。市公建中心和燕路过江通道现场负责人胡建南介绍,通车后,和燕路将与红山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及城东干道共同形成南京字形内环,进一步畅通长江两岸区域联系、提升南京市交通路网区域枢纽功能。

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半在栖霞。四条轨道交通、四大过江通道、四条主干道相继建成或加紧建设;仙林新市区、燕子矶新城迎来蝶变,已形成八大片区五大商圈的全新发展格局。城市空间的战略性重构,使栖霞的承载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说,十年间,该区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发展国家战略和南京城市东部地区崛起战略等叠加机遇,加快实现城市由绕城高速跨过绕越高速向东部地区发展的二次跨越,宁镇扬一体化的核心门户地位明显增强。

全域建设带来全面提升。十年间,栖霞已由人们印象中的城郊接合部,华丽蜕变成为现代都市新城区。如今,栖霞的城镇化率达到93.75%,比2012年提高了10.82个百分点。

过去,大家购物都去新街口,现在,周边的人都来仙林消费了。提到区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仙林大学城的市民李威深有感触。他说,十年间,栖霞新增、在建十余座大型商业综合体,仙林金鹰、万达茂、华侨城欢乐谷等大型娱乐消费设施,不仅成为城东市民消费首选,也成为仪征、宝华、丹阳等周边地区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科创引领,绘产业新画卷今年6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民营企业——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运载火箭和发射靶场配套的传感器,在飞船发射的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向东,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生长,更是产业、科技与智慧的延伸。近年来,栖霞板块坚持创新引领、产业驱动、人才优先,不断发展新型显示、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大批由高层次人才支撑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在栖霞新兴的东部地区。

国家级新港高新园是栖霞板块的创新主阵地,也是南京经开区的科创主战场、中国(南京)智谷的核心载体。截至目前,园区落户各类科技企业超过1500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1家、四上企业110家、瞪羚企业30家、(培育)独角兽企业31家,成为全省集聚度最高、创新动能最强、综合配套最佳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科创企业纷至沓来,带动了大批年轻的高学历人口安家落户。去年成功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诺唯赞,近两年时间人员增长了500多人。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位于新港高新园四大载体之一的红枫科技园,很多员工都在公司北面的栖霞山板块买房置业,把家安在了栖霞。

七普数据显示,栖霞区常住人口99.74万人,比2012年增长24.3%,是全市人口净流入最多的主城区。城乡格局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吸引了大量年轻高素质人口前来栖霞安家落户。该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栖霞不仅净增人口多,而且新增人口相对年轻、有活力,劳动力人口比重大、学历水平高。栖霞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5.6%,低于全市18.98%的平均水平;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达40%,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远高于全国和全市平均。

补齐短板,托举民生大幸福过去医院少,看病都要跑老远,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这不,我家门口正在建一家新医院,以后可方便了……”市民吴龙春口中的新医院,正是紧邻地铁7号线丁家庄站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

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耿洁介绍,本月初,丁家庄院区门诊楼、病房楼已通过主体结构验收,计划今年底完成内饰装修。院区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建成后,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造福东部地区居民。

让栖霞居民直呼满满幸福感的远不止此。栖霞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这十年,栖霞区在全国首创的院府合作入选中国改革50典型案例,引入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建立新院区,开诊运营三级医院4家、在建2家,获评省基层卫生十强区县,创成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

城市的扩能提级,人口的不断涌入,要求政府不断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不断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十年来,栖霞坚持把财政支出的80%投入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59元,是2012年的2.14倍,年均增长9%,栖霞区也成功入选全国幸福百强区

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52所;与8所名校合作创办分校,成立7中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完善“365乐养无忧栖霞养老模式,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养老事业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建成养老机构29家,在建机构4家;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52个、银发助餐点140个,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银发助餐点社区全覆盖。创新打造栖霞区栖彩颐养养老服务品牌。2017年以来,栖霞连续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合考核中排名前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改造棚户区97个,全面完成在册危房消险治理,姚坊门省级宜居示范街区等一批项目成为城市更新范例,城市治理考核连续七年位居主城区第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华杰表示:“‘十四五期间是栖霞跨越提升的关键期。我们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以最强增长极、最美新栖霞为愿景目标,把栖霞打造成为现代化产业强区、国际化创新高地、一体化发展典范、绿色化幸福家园、法治化文明样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