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2%;上半年,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67.4亿元,位列郊区组第二;建筑业产值481.7亿元,同比增长19.1%,达近三年最高……在知重负重中彰显担当,在唯实唯勤中砥砺前行。作为经济大区、重要增长极的栖霞区展现了产业韧性和城市实力。
在南京全市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日前举行的栖霞区委全会提出,要坚决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一体推进,锚定全年目标争取最好结果,为全市“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轰鸣产业“主引擎”
占据要津,栖霞的“表现”对于南京,具有“风向标”意义。作为城市的东大门,栖霞区日均货车通行量目前已达2.2万辆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86列,开通东南亚集装箱外贸新航线,完成外贸进出口515亿元,进口同比增长14.5%……
这座城市经济运行正“满血”复活。4月受到疫情冲击深度下降,5月逐步恢复,6月加速回升……作为先进制造业大区,栖霞的数据强势复苏,率先飘红:6月、7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创下历史新高,1—7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28.3亿元,同比增长11.2%。
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的亮眼表现,传递着稳中向好的信心。4月27日,栖霞高新区企业奥斯汀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这是今年南京市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业。8月3日,马群科技园企业——江苏通行宝智慧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将成为全国ETC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同时,另一街道园区的科创企业,正奔跑在上市的“最后一百米”。
努力“跑赢大盘”,栖霞交出了半年答卷:5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22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3个,签约投资总额达1163.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4.9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97.6亿元,均位列全市第二。
“‘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不断积蓄。”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主导产业体系完备,当前70多个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在建,发展基础扎实稳固。 “一带一路”、RCEP为这里带来更多外商投资流量、更广阔开放的外贸市场,宁镇扬一体化、南京都市圈链接起丰富的产业和创新资源。
5月23日,创立一年多的后摩智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业内首款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成功点亮,并成功跑通智能驾驶算法模型。6月24日,落户栖霞半年多的中兴发展人工智能总部——霞智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首款商用智能清洁机器人。
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激发产业引擎全新动能。栖霞区提出,要加快中国(南京)智谷建设,提高龙头企业集聚度,强化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全年新引进人工智能项目50个以上、新孵化人工智能相关项目100个以上,核心产业收入突破80亿元。
打开城市“新格局”
8月12日,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7号线北段开始不载客试运行。栖霞区的丁家庄、尧化门片区的居民拥有了“地铁房”。同一天,南京地铁1号线北延线与既有1号线的割接工程启动。北延线起自迈皋桥站,延伸至二桥公园停车场,燕子矶片区接入城市黄金“中轴线”。
地铁6号线、仙新路过江通道、和燕路过江通道、宁扬城际线等重大工程在栖霞境内全速推进,这里堪称全市城建投入强度最大的板块之一。今年上半年,栖霞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8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10.8个百分点。
交通赋能,为栖霞发展打开了全新格局。2020年,浦仪公路西段建成通车,市民从浦泗立交到八卦洲枢纽仅需15分钟;2021年,312国道快速化改造主线通车,市民从龙潭进城一路没有红绿灯。去年12月28日,宁句城际正式通车,南京与句容实现“一小时通勤”,马群成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加快建设品质宜居新栖霞,全面融入宁镇扬一体化格局。栖霞区相关负责人强调,全力推动年度城建投资计划落地落实,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突破。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
放眼全域,每个片区都有了自己的“核心任务”。
提升老城片区品质。迈皋桥片区要协调推进容光达地块配套学校、兴卫三期保障房等工程建设;马群片区要服务好紫金智谷、马群交通枢纽、金马路交通枢纽等市重大项目,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
增强建成片区功能。仙林新市区要积极推动地中海俱乐部、德基商业中心年底竣工交付;新尧新城要确保攀望科技和金茂项目地块年内顺利挂牌出让;新港片区要招引优质品牌企业参与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片区城市功能和空间承载力。
展现新建片区形象。燕子矶新城要推动保障房、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滨江商务区、燕子矶古镇等项目建设;栖霞山旅游度假区要高质量开展栖霞古镇招商和工农路以西等地块出让;青龙片区要致力构建骨干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有序拉开发展框架。
升腾城市“烟火气”
8月5日晚,2022年八卦洲国际啤酒节在八卦洲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幕,音乐+美酒点“燃”了江岛的夜生活。昔日城郊菜篮子,如今城市中心花园。颜值经济流量变现,上半年,丽岛美浓·美妆奥特莱斯开业当天营业额超30万元,“美景+美食+美妆”成了这一江中丽岛的全新名片。
隔江相望,五马渡后备箱文化市集花样翻新,不仅成为城市夜经济的潮流打卡点,更是一举刷新了燕子矶片区的城市气质。从工业大区到宜居城区,“消费力”正成为栖霞着力修炼的“软实力”。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9亿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逐步回暖。
位居宁镇扬同城化的“地理中心”和枢纽地带,仙林金鹰、万达茂、华侨城欢乐谷等大型娱乐消费设施,不仅成为南京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仪征、宝华、丹阳等周边地区出游首选目的地。栖霞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该区正以建设仙林副城级商圈为引领,打造国际化青年消费核心区,以迈燕总部经济商圈、栖霞山文旅商圈、马群TOD枢纽商圈、龙潭跨境数字商圈等4个主题化区域商圈为支撑,加速优化商业布局。
华侨城玛雅海滩水公园成为今夏最清凉去处,原创IP“蓝鲸音乐节”,掀起欢乐新浪。今秋的“枫红栖霞”格外值得期待,栖霞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栖霞古镇即将开门迎客,正在打造区域文旅消费“新爆点”。
新型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栖霞区提出,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稳增长保就业的支撑作用,办好各类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提振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及居民日常消费。挖掘首店经济、露营经济、夜间经济等文旅消费新型增长点,助力消费快速恢复。充分发挥八卦洲跨境电商产业园、南京综保区(龙潭片)和高新区产业资源优势,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促进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