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 > 工作动态
栖霞区“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荣获“2022 年度南京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十佳典型案例”称号
发布时间:2023-03-24 14:11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一系列评比环节,由栖霞区行政审批局推送的优秀案例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从全市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于317日被南京市政务办评为“2022年度南京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十佳典型案例

作为全国不见面审批(服务)的发源地,近年来栖霞区行政审批局以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为目标,持续简化办事流程。2022年,区行政审批局进一步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大胆开拓创新,服务提档升级,在全省首推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解决企业变更营业执照后仍需向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重复申请变更法人、住所和注册资本等问题,重塑政务服务模式。目前已拓展至人社、税务、交运等5部门9个事项,让7200余家企业在全程无感中完成事项变更登记。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延伸服务链条,把更多事项纳入无感审批范围,用无感审批让企业体验有心服务,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行到底,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驾护航。

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不见面审批再升级 企业登记更便利

一、案例背景

作为国内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的发出地,近年来,南京栖霞区以企业群众办事感受度为出发点,以政务信息共享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升级不见面审批服务,围绕企业变更营业执照后仍需向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重复申请变更法人、住所和注册资本等问题,探索优化审批服务的创新举措,在全省首推企业登记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重塑,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

二、经验做法

(一)以数据共享推动减材料

随着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对营业执照信息变更后,相关经营许可证一并变更、统一出证、一次办结的诉求越来越多。栖霞区积极回应企业关切,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申请材料较少、信息共享程度较高、流程相对简单的事项为突破口,梳理确定税务、道路运输、人社等业务作为首批无感审批试点事项清单。区行政审批局、税务分局、交运局、人社局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功能,针对列入试点清单的事项,梳理支撑数据和业务办理所需的共享信息,全面梳理整合事项办理的设定依据、所需材料、受理标准、审批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素,合并、精简、优化涉及多个办理事项的材料、表格,变多次填表、多次提交一次提交、多次复用

(二)以数据互信互认推动简流程

企业在完成商事登记后,工作专班人员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归集和共享,确定业务逻辑链条上需要办理的审批业务, 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通过数据内部流转等方式组织相关部门审批人员进行并联审批,办理结果通过文件专递送达服务对象,需回收旧证的,由快递公司送件时回收旧证并及时交还审批部门,费用由政务服务中心承担。整个过程由专班人员全程代办,企业无需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全程可查可追溯,让企业群众在无感体验中就能办成事,真正实现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

(三)以信息技术赋能精准服务

在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信互认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定向推送和智能处置。一是在栖霞区不见面审批 3.0 平台上自主研发小餐饮自主备案系统”“预包装食品销售自主备案系统”“企业刻章备案管理系统等业务信息系统,将商事登记信息自动推送到上述相关业务系统并智能完成备案信息登记、变更;二是利用栖霞区互联网+监管平台,将商事登记信息推送到税务、人社、公安、交运等部门,由部门在后台将涉企相关登记信息同步更新。

三、经验启示

无感审批有助于政务服务模式重塑。无感审批是政务服务过程中政府供给侧的流程再造,实现了政府由被动审批主动服务的转变,提高了政府施策的精准化、定制化和个性化,让企业群众享受到私人订制式的贴心服务。

无感审批强化了服务过程无感体验。通过服务提示定向推送、申报材料自动共享、政务快递双向跑腿,企业群众全程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报材料、无需来回跑腿,不知不觉中即可办成事。

四、改革成效

截至目前,栖霞区无感审批——免申通服务已拓展至人社、税务、交运等5部门9个事项,让7200余家企业在全程无感中完成了事项变更登记。该创新做法被列入《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广。

下一步,栖霞区将深化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不断规范完善无感审批服务流程,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将服务链条向银行、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延伸,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将更多事项纳入无感审批范围,用无感审批让企业体验有心服务,将优化审批服务进行到底,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推地区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