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南京市栖霞区颍上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南京白金汉爵大酒店成功召开,首届会员88人。该商会为栖霞区首家异地商会。
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市总商会党委书记郑德巍,栖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章晶,栖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商联主席严进,颍上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炯,颍上县副县长、县工商联主席岳岿,市工商联相关处室、两地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负责人,商会全体会员,友好商协会代表等120余人出席大会。
会议听取了《南京市栖霞区颍上商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南京市栖霞区颍上商会章程(草案)》,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商会领导班子成员。
南京巨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当选为首届商会会长,南京和生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霖等8人当选常务副会长,南京贸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丽等9人当选副会长,陈金未、金立勇分别担任监事长、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陈巍、江苏诚明书院院长徐洪磊、宁波银行栖霞支行行长赵拥升等5人被聘为商会顾问。
会长陈峰在发言中表示,栖霞区颍上商会将坚持以“同舟共济‘宁’聚乡贤心力,风雨兼程‘颍’汇管仲故里”为宗旨。通过商会这个平台,搭建桥梁,共享资源,帮助会员排忧解难,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使商会成为团结、向善、和谐的大家庭,齐心协力把栖霞区颍上商会办成政府放心、主管领导部门满意、广大会员信赖的社团组织。
岳岿在讲话中指出,南京市颍上商会的成立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顺应颍上籍在宁创业人士建立商会联络组织的殷切期盼,更是加强颍上与南京企业对接、促进家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岳岿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宁颍融合,激发合作共赢更大能量;二是优化环境,拓展企业发展更大空间;三是商会发展,描绘县域发展空间更美未来。
章晶在讲话中指出,南京市栖霞区颍上商会的成立,既为颍上在宁企业家提供了汇聚乡情、共谋发展的坚实载体,也为颍上全面接轨南京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有了商会,在宁的颍上籍企业家们会发展得更好更快,对两地的贡献会越来越大。栖霞区颍上商会要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搭建沟通桥梁、促进交流发展;强化商会服务、扩大商会声誉;服务经济发展、不忘奉献社会。
郑德巍在讲话中指出,南京市栖霞区颍上商会为两地之间搭建了新的沟通交流平台,也为在宁颍上籍民营企业负责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会员之家”。郑德巍对商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强化政治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温馨的会员之家;完善各项制度,建设规范化社会组织;勇于担当作为,建设责任型商会组织。
会上,颍上籍学者、南京诚明书院院长徐洪磊还为全体会员作了《管子文化与当代企业家精神》的专题讲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原声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强化中国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品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推动国潮消费热、扩大内需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都有重大意义。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我国品牌价值资本化。具体包括,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并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品牌价值资本化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品牌价值融资体系和产品的创新,在金融、商贸、物流、文旅、体育等领域,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精品品牌和具有地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并通过相应的品牌价值融资模式和产品加以资金支持,最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同时,引导消费者认同、信任中国品牌,增强民族自信,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和扩大内需,让中国品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
南京落点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以节聚势”促进消费
围绕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的目标,加快突破百亿级项目招引建设,全力推进1000多个总投资达2万亿元的省市重大项目、工业“双百”项目和城建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以上;
放大“南京国际消费节”品牌效应,每月每季举办特色活动,全力推动新街口建设世界级文商旅融合商圈,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加力推进“小店计划”,以19万家小店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消费复苏……
今年以来,我市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紧紧扭住需求和供给双向发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深入实施扩大投入“十百千万”、促进消费“四季有约”行动,在提质升级中恢复扩大消费,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扩大有效投入,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释放内需潜能,加快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政府投资示范撬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两拨千斤!政府投资在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部署要求,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示范和撬动作用,确保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有效落地,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要求,我市将以符合财政承受能力为前提,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论证,优先保障在建项目,对新上项目区分轻重缓急,积极争取各项补助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
今年,我市政府投资计划共安排A类项目(新开工及续建项目)226个,年度计划投资513.2亿元。同时,安排B类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优质储备项目)86个。
其中,A类项目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方面,共49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66.6亿元;城市更新有序改造方面,共33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3亿元;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方面,共90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4.8亿元;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共3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2.2亿元;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方面,共19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2亿元。
市各有关部门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同配合,切实做好项目计划推进、前期审批、资金保障、建设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确保政府投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此过程中,市发改委将充分履行全市投资主管部门职责,把计划任务落实到各项目实施单位,按月调度计划实施情况,并协调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市建委、大数据局、水务局等立项审批部门将按照《政府投资条例》等规范要求,开展好各自领域工作。各主管部门将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倒排时序、责任到人,指导项目建设,并将项目建设管理中重大事项及时报告计划主管部门及立项审批部门。项目单位将严格按照计划下达内容,规范有序开展项目建设,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范要求,精心组织项目实施。
过去五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动能转换,“经济强”的实力更加彰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五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人均GDP达17.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年均增长7.1%,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今年我市将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市将统筹推动490个省市重大项目、270个工业“双百工程”项目、400个城建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
与此同时,抢抓政策机遇,围绕国家部署的五大类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储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00个以上,加快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帮助经济主体渡过难关;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经济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