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沏好为企服务“三杯茶”,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推动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作为沏好“暖企茶”,构建政企沟通机制
长期坚持靠前服务,抓住关键词“暖企”,当好民营企业“娘家人”。调研走访迈出“沟通第一步”。举办商会会长沙龙,邀请区发改、工信、科技等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列席会议,畅通商会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结合民企服务月开展大走访活动,3年走访企业累计300余家,覆盖全区9个街道和栖霞高新区,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动惠企政策精确对接。今年4月,结合主题教育,统战部开展助企干部大调研活动,每位班子成员自选一个调研主题,联系2个以上商会,走进6家以上企业,通过与民营企业和行业商会代表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工作建议。政企对接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区社会主义学校设立区政企会客厅,邀请区政府主要领导、经济部门负责人和重点民企负责人沟通座谈,面对面解决“民企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3年内举办会客厅活动5场,梳理问题和建议8大类近200个,其中绝大多数得到解决和推进,少数涉及省市政策法规的问题通过社情民意和市工商联信息直报通道,商请上级部门协调解决。
多措并举沏好“惠企茶”,搭建为企服务平台
定期为民企体检查摆问题,抓住关键词“惠企”,当好民营企业“店小二”。拉体检清单解民企之困。今年开展税务服务进商会活动3场,走进4个街道和2个行业商会,100余人参加,为企业依法纳税提供帮助。围绕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开展专题宣讲、现场答疑。发挥“同心律师团”作用,组织律师团队走进商会企业,开展公益法律体检,为企发展助力纾困。仅栖霞高新区商会的企业,相关律所已受理园区内咨询近80次,处理电商平台案件16件,参与知识产权案件线上调解63件。引金融活水解民企之渴。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商会活动,邀请华泰证券仙林中心和中国银行、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人走进栖霞街道、仙林街道和栖霞高新区,为企业点对点提供融资、投资和上市辅导服务,为企业腾飞插上金融翅膀。深入开展民企进高校活动,推进校地企融合发展。织高校智网解燃眉之急。3年来,在南京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驻区高校先后组织了8场校园招聘会,300多家民企进校提供2000多个岗位,有效缓解企业招工和用人难。邀请10名高校专家担任10家重点民企的科技副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沏上惠心茶。
部门协作沏好“舒心茶”,提高为企服务效能
多方联动为民企解除后顾之忧,抓住关键词“舒心”,当好民营企业“守门人”。畅通诉求渠道,行监督之责。举办栖霞区“亲清下午茶”系列活动,邀请区纪委监委深度参与统战部的为企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做到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在今年开展的进商会系列活动中,区工商联配合区纪委监委现场发放党风政风监督联系卡,组织营商环境专题问卷调查,结合“12345”热线中反映的涉企问题进行核实和督查。配合区纪委监委围绕省42条和市33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落地情况开展跟进监督,及时化解驻区企业在行政审批、生产经营、享受政策等重点环节遇到的问题,明确时限推动职能部门加快办理,提升为企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纳入民营企业诉求服务体系,畅通诉求沟通渠道。推动合作共建,结联谊硕果。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商会活动,推进“万会联万所”工作,引导律所与商会合作共建。区工商联会同区司法局建立所会合作共建机制,推动全区20家基层商会和20家区属律所合作共建。联合区检察院成立检企工作室,打造栖霞区“检企联心桥”,开展企业合格和知识产权保护讲座10余次。联合区法院联合成立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务。3年来调解涉企纠纷80余件,涉及金额100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