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8月29日,栖霞区法院开展“利刃出鞘 护企为民”专项集中执行行动。执行局聚焦重点涉企涉民生案件,针对一批“骨头案”进行强力执行,用公正和效率、善意和文明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南京中院执行局实施处副处长于佳虹带队指导,市、区两级法院近30名干警参战。本次集中执行邀请了4名市人大代表全程见证和监督,江苏省电视台进行线上直播,多家主流媒体跟踪报道。
伏天已尽,秋高气爽,正值执行好时节。上午8点30分,于佳虹作简短动员后一声令下,参战干警兵分四路,按照既定方案,各自奔赴“战场”。
直击现场,用高效善意执行诠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执行局副局长陈猛通过查询发现,被执行人B公司的银行基本户虽然余额不多,但款项往来非常频繁。为了不影响被执行人正常运营,他多次致电该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陈明利害。在不懈努力下,该公司决定筹措资金履行义务。8月29日上午,陈猛成功将12192600元案款扣划到位,他也立即出具结案通知书并屏蔽相关执行信息。
法官灵活善意的做法,既快速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将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双赢。公司负责人苏某特地制作了锦旗向法官表达感谢:“感谢栖霞区法院用快速、高效、规范的工作方式,生动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执行工作就是用 “真金白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来自安徽等地的6名民工兄弟签完领款确认书,顺利拿到来之不易的血汗钱,他们举着领款牌,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人大代表及法院干警,一起见证了这幸福瞬间。
方某等6名民工兄弟在某混凝土公司打工,公司老板却一直拖欠工资。进入执行程序后,老板迫于压力偿还了部分金额。承办人冯晨晖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后,其仍无力偿还剩余款项,但提供了在第三方有到期债权的线索。因第三方公司进入破产程序,通过不断沟通协商,管理人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今日现场支付近8万元,承办人当场完成现金发款手续。
其他“战场”的各路人马也“斩获颇丰”
在于佳虹和承办人侍海洲的努力下,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他当场宣布解除对法定代表人的限高措施;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周洵成功从龙潭街道拘传2名失信被执行人;承办人方徐舰搜查被执行人经营地,查封、扣押近百件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承办人张琛对拒不履行的失信被执行人采取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干警们穷尽各种强制措施,形成执行一处、震慑一片、教育一批的高压态势,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前往法院履行义务。
执行战果扣划金额12192600元,达成和解案件1起,被执行人主动履行1起,解除3起案件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限高措施,查封、扣押被执行人价值10余万的财产,送达移送拘留决定书1份,实执案件9件,执行到位标的1200余万元,看效果、谈不足、望未来。
上午11点,南京中院、栖霞区法院部分参战干警和人大代表就本次集中执行行动进行座谈。
会上,栖霞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巫杉汇报了执行局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将进一步着力执源治理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执行工作取得新成效。
于佳虹指出,栖霞区法院对本次集中执行行动高度重视,执行预案周密,内容丰富多样,效果可圈可点,既能体现强度也能感受到温度。
人大代表陈智敏表示,第一次“零距离”见证执行行动,体会到法院执行工作的艰辛与不易。“都知道执行工作不容易,没想到这么不容易”,干警们用文明执法和善意理念,争取双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栖霞区法院执行局将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继续加大涉企涉民生的执行力度,持续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