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要跟栖霞高新区科技招商部副部长熊杰约见面,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从9月14日跟熊杰通第一次电话,一直到16日,记者都没能跟他约定见面时间。直到17日上午10点多,他给记者发来一条微信:您大概几点方便接电话?我一会打给您。
当天接近中午,电话一接通,熊杰便第一时间表达了歉意:“真的不好意思,金洽会没几天就要开,眼下是我们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只能在电话里交流了。”他告诉记者,作为本届金洽会栖霞区重点专场活动,由高新区牵头主办的“数据赋能医药创新暨MAH产业高峰论坛”将于22日召开,现场,成立栖霞MAH产业联盟源于他和团队的精心策划,因此也将是他最为期待的环节。
记者了解到,MAH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2019年经药品管理法正式确定并在我国实施。该制度是指拥有药品技术的药品研发机构、生产厂商等主体,通过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得药品上市许可,并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药品质量承担主要责任,上市许可人和生产许可人可以是同一主体,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这意味着,在MAH制度条件下,药品的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相分离。为鼓励创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可以选择自己生产或经营药品,也可以选择委托第三方进行药品生产和销售。
“这对于土地性质为科研用地的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进驻企业当时都奔走相告、摩拳擦掌。”熊杰告诉记者,抓住MAH制度实施的契机,园区医药研发企业纷纷抓住机遇,专注医药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布局药品持证工作。近3年多时间,园区陆续有7家医药研发企业获得29种药品注册(生产)批件。今年上半年,仅持证企业南京恩泰医药就已实现单个药品品种销售额过亿元。
记者了解到,熊杰所在的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成立于2009年,是我市最为集中的生物医药研发和医药商业集聚区之一,也是我市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约300家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及药品、医疗器械供应链服务平台企业,吸纳近万名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形成了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其中,园区内集聚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数量和批件持证数量在全市位居前列。
熊杰回忆说,他201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药企销售岗位工作两年后,2014年加入栖霞高新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招商团队。当时,进驻园区的医药企业只有二三十家。
“进驻企业数近10年间增加了近10倍,一方面是因为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能让客商更好地融入、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一支专业的招商队伍,对客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近10年的招商一线工作经验,让熊杰深深感到,跟客商“同频共振”,才能更好推动企业落地。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跟进落实成立MAH产业联盟的细节。我们知道,不少医药研发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希望联盟成立后,通过联盟带动,能有效串联起研发、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势互补,加速行业健康发展。”采访临近结束时,熊杰透露了他的“小愿望”,“联盟尽管是在栖霞成立的,但如果市里能牵头把全市相关企业统一纳入联盟,下一步再建立起MAH持证平台,形成交易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应该是南京每个生物医药行业从业者都期待能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