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在精管善治;城市之治,在智慧赋能。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添了“利器”。在栖霞区,也有这样的生动实践。
2023年,栖霞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栖霞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栖霞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以“一网技数赋能、一屏纵观栖霞、一体监测预警、一键综合指挥、一线协同智治”的“一网统管”平台为基本载体,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于区内打造了“平战结合”的运行机制,让栖霞更加“智”理有方,也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城市安全更有韧性。
“一张宽表”厘清千条线,为基层减负松绑
近日,在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吉祥庵社区,工作人员小吴正盯着电脑屏幕长舒一口气。一年前,她工作时还需要在好几个系统间反复切换,手动录入上百条“尊老金”的发放信息,稍有不慎就会因数据错误被退回重填。而此刻,她轻点“栖霞区‘一网统管’平台”系统界面,系统便已自动识别出本月新增的符合申领条件的老人,户籍、年龄、地址等信息在“一张宽表”中清晰联动。核对完智能填充的申报表,她将电子表单同步推送至相关业务系统,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这是栖霞区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有力证明。针对基层长期存在的“千条线穿一根针”的困境,栖霞区依托从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获取的多维度数据,进行深度清洗、比对,创新打造了“一张宽表”助力基层减负。通过整合各类表单于一个系统,实现了人口数据查询、补贴发放提醒等功能,同时运用AI采集和数据智能填充等信息化手段,大大减少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制表时间。当社区工作人员登录系统时,不仅能看到预警信息提醒,还能通过新功能快速检索标签数据,彻底告别“带着U盘跑部门、抱着表格找领导”的工作模式。
“‘一张宽表’模块的建设,通过梳理部门核心业务,结合历史报表,设计形成各领域、各条线数字台账,打通了数据壁垒,让‘找基层要数据’转变为‘在系统取数据’,真正把基层工作人员从报表中解脱出来。”栖霞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已完成尊老金、残疾人“两补”、困境儿童等8张表单设计,“尊老金”业务已在吉祥庵、尧新等社区试点。
从纸质台账到数字孪生,这场静悄悄的数据革命正在重塑基层工作生态。更重要的是,当数据壁垒变成数据桥梁,基层工作者得以从“表哥表姐”回归“小巷总理”本色。这张持续“生长”的智能宽表,将悄然编织着越来越有温度的治理图景。
“一网共治”创新多场景, 让群众可感可及
除了为基层工作者减负增效,栖霞区“一网统管”综合管理平台还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数字治理带来的民生温度。
“小栖,尧化街道好邻里菜场今天的猪肉价格是多少?”清晨的尧化街道,张阿姨在“掌上云社区”发出询问。数智网格员“小栖”即刻响应,回复了张阿姨。这个看似简单的民生场景背后,是栖霞区数字赋能的迭代升级——通过对接DeepSeek大模型,原有智慧平台实现了从“关键词应答”到“智能对话”的跨越式转变。如今的“小栖”不仅能理解自然语言,更依托市商务局的市场监测数据,为居民提供生活消费的贴心指南。
作为兼具城乡特质的复合型城区,栖霞有城有乡、有工有农,地域面积广、经营主体多、地下管线长,区域治理难度相对较大。该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成立后,聚焦“每年打造1—2个务实场景”的目标,让数字治理的根系深扎基层土壤,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在燕子矶街道祥和雅苑小区,167路智能摄像头正守护着居民安全。通过市、区两级算法资源赋能,“电动车一件事”治理系统已实现电梯阻车、充电预警、烟火感知等功能的有机整合。当电动车违规入梯的瞬间,AI算法立即捕捉异常画面,预警信息直达社区工作者手机终端,形成“发现—处置—闭环”的1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这套1.0版解决方案运行以来,电动车安全隐患处置效率提升不少,真正让数字治理看得见、摸得着。
而在栖霞街道,“网格吹哨”也有了数字新解法。通过“一网统管”事件分拨模块,社区事件实现了全流程线上流转——网格员现场拍摄上传、系统智能分派、街道科室协同处置、办理结果自动归档。自试运行以来,栖霞街道已办结事件1141条,大大减少了派单、录入工作量,缩短了工单流转时间。“一网共治”既畅通了民情渠道,也重塑了“小事不出网格”的服务生态。
“一网协同”服务更高效,助经济提质增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治理的当下,栖霞区运行的“一网统管”综合管理平台以数据赋能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个神奇的智慧中枢,正悄然改变着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
系统以数据融合机制打造一张栖霞区“经济全景图”,纵向贯通市、区两级经济运行数据库,横向整合辖区内智慧园区、投资热力图等系统资源,归集经营主体、产业用地、楼宇载体等各类核心经济要素,构建实时动态更新的经济数字底座。
站在数字助力经济发展的新风口,栖霞区正加速推进“一网统管”综合管理平台的能级跃升。今年,栖霞区将以“一网协同”服务三区板块及相关部门和各街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区域经济宏观概貌、行业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等,并同步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与分析。通过“经济全景图”实现“看宏观、看微观、看产业、看差距、看区域”。通过异常波动智能预警机制,助力职能部门实现风险早识别、问题早处置;针对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从空间布局、集群密度、产值增量、就业规模、营收结构等多维度展开深度解析,直观呈现产业发展态势与竞争位次;依托实时更新的“经营数据池”,为相关部门提供精准服务指引,既强化对经营主体的预见性服务能力,更推动营商环境的系统性提升,助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