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京经开区与溧水经开区签订伙伴园区建设协议。溧水区委书记张蕴、区长高军玲,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仙林大学城党工委书记孙海东、区长、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主任王承江、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蓝军等出席。
溧水经开区形成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制造、智能家居主导产业链,当前正积极布局氢能、储能及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南京经开区拥有新港高新园、综合保税区、港口型物流枢纽等国家级功能平台,打造中国(南京)智谷、中国(南京)液晶谷等特色产业载体。此次双方签订伙伴园区建设协议,围绕人才互派、产业互补、利益共享、资源互配等方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
座谈会上,张蕴表示,栖霞、溧水均以制造立身、制造见长,拥有产业协作、园区共建基础,建议双方共同做好“四个加法”,推动合作走深走实。聚焦“产业+企业”,共同搭建产业互配互采平台,建立产业目录清单和企业需求清单,把合作清单拉长;聚焦“对接+承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信息分享、数据分算、财税分成”的利益联结机制,把“飞地经济”做强;聚焦“临港+临空”,推动南京综保区(龙潭片区)和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互联互通,把出海优势放大;聚焦“引才+育才”,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对接活动,协商开展干部互派互挂,把交流渠道打通,共同谱写协同联动发展的精彩篇章。
孙海东指出,溧水与栖霞地脉同根、文脉同源、人脉同心,是双方深化合作最坚实的基础。本次伙伴园区建设协议的签订,是两区发挥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助力南京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省会担当的务实举措。期待两区在已有发展基础上携手同行,以建立伙伴园区为契机,加快推动链条耦合、招商联动,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合作典范;在绘就发展新篇上互鉴共进,将溧水在融合发展、资源利用、营商环境上的先进经验运用到栖霞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互促;在共挑发展大梁上合力攻坚,努力在全方位交流上常来常往、在多维度合作上同心同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共享共赢,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会前,溧水区领导来到博西华研发中心、尧化门铁路货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实地了解跨国数字服务、物流枢纽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等情况。会上,溧水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组织与南京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党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
溧水区领导费莉莉、陈建宁、徐日喜、胡有亮,栖霞区领导尹军、陈世田、徐宁生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