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政务要闻
“植”此青绿,“树”美栖霞
发布时间:2023-03-13 10:04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311日,在第45个全民植树节到来之际,栖霞区四套班子、区机关部门以及八卦洲街道办事处200余人,在江中鹂岛八卦洲街道武家嘴船厂遗址公园参加以“助力双碳行动 赋能极美栖霞”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现场,大家一起拿起铁锹,种下中山杉、乌桕等彩色名贵树种,将义务植树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相结合。经过此次活动,该片区新增绿化面积20余亩,新增苗木近千株,把长江沿岸点缀的更加生机盎然。

栖霞区一直坚持统筹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通过现场植树、网上捐赠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并在栖霞山创建了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提供志愿服务类、造林绿化类、认种认养类、抚育管护类等多种尽责形式的服务保障场所,全年开展科普讲座、植物养护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广大市民爱绿、识绿、护绿的意识。

万手一心,植树造林。连日来,栖霞植树节活动丰富多彩,在绿意萌动的春光里,带着美好的愿望种下一棵树,一起“浇”个朋友。

310日,区纪委、团区委、区新联会联动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团建联盟单位在栖霞山共同开展“共植廉洁之苗 同结廉政之心”主题青年植树活动。

青年志愿者们分组行动、团结协作,挖树坑、栽树苗、填土浇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棵棵新栽植的小树苗昂然挺立,为生态环境增添了一分绿色生机。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共同许下廉洁心愿、作出清廉承诺,将廉洁之根深深植入心中。

311日上午,区保障房办组织开展“栖居护苗”系列活动——“非遗文化‘童’传承、幸福河湖‘童’创建”,吸引了众多青少年亲身参与到义务植树、爱护环境、低碳生活中来。

来自丁家庄瑞丰园、秋韵园、汇虹园、春晓园社区的青少年及机关、社区、企业的志愿服务队共同在瑞丰园社区中草药种植基地“百米花园”——凤来南园外围墙开展植树活动,百余棵月季被悉心种下,孩子们在身体力行中感受自然大课堂的魅力,自发组成“护绿小队”轮流照顾新栽种下的树苗。

近年来,全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森林资源“一增、二保、三防”目标,高效运行林长制。全区现有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林长132人,护林员166名,率先在全市开展林长制网格化巡护,在市对区林长制工作阶段性考核中获得肯定,并作为市林长制试点工作亮点纳入经验总结,《栖霞区湿地生态巡护员管理办法(试行)》编入2022年江苏省林业年鉴。

区内现建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7个湿地保护小区。区内自然湿地面积6264.75公顷,是重要的珍稀水禽、鱼类的栖息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栖霞区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湿地退化等要求出发,高质量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全区湿地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沿江湿地保护成效明显。全区开展长江岸线复绿2060亩,修复湿地生态环境915亩,新增沿江造林2210亩,位列全省前10

截至2022年底,全区林地面积105.34百公顷,其中有林地85.42百公顷,森林覆盖率26.64%,林木覆盖率31.98%2022年造林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全区已连续19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未发生恶性破坏林地、湿地等资源的行为。

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现维管束植物386种,野生脊椎动物143种,全区森林资源质量显著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效益更加显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