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面积最大的主城区和人口流入大区,栖霞区已成为江苏最具经济活力、创新潜力、人文魅力的区域之一。
今年一季度,栖霞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9.7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工业增加值204.88亿元,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9.1%。作为南京经济“主引擎”之一,栖霞区综合经济在持续恢复中以“冲刺”速度全面增长,“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锚定“高”质量,锻强“产业筋骨”。5月10日,栖霞区栖霞街道新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2亿元,预计年产值超34亿元。在签约的8个项目中,包含一系列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领域的总部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据悉,今年,栖霞区将推进55个省市重大项目开工,43个重点城建项目,力争实现工业投资130亿元以上,落地45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时,栖霞区聚力精准招商,鼓励每个街道和平台明确2—3个特色产业,锁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个大产业、打造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夯实高质量发展主根基。
放大“新”优势,澎湃无限动能。数据显示,至2022年底,栖霞全区文化及相关企业达20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实现翻番,由2018年的48家增加至205家。2018—2022年,栖霞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依次为3.5%、3.85%、5.19%、5.86%、6.04%,连续四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近年来,栖霞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本着“政府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方共赢”的理念,加快实施文化科技融合提升计划,推动区域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集群发展,放大文化创新优势,澎湃区域无限动能。立足自身特点与优势,栖霞区还紧抓创新驱动,培育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先后组织调研燕子矶、栖霞、龙潭、八卦洲等长江沿线片区,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同时,将更多优秀企业家纳入文化人才库,成功打造“霞客”品牌,设计出刊《霞客风云》专辑,助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双稳双赢。
营造“好”环境,助力企业“腾飞”。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栖霞这片繁荣的土壤上,“筑巢引凤”而来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不断向上生长。近年来,栖霞区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为“人才落户在栖霞”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做强实体经济,为“项目落地在栖霞”提供更加完备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为“企业发展在栖霞”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正是栖霞肥沃的土壤环境,才引得一批批优质载体拔地而起,一批批顶尖人才近悦远来,一批批“百亿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打造出“最强增长极”,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