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政务要闻
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5
发布时间:2023-06-12 16:04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栖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科普工作机制、阵地建设、全域宣传、品牌树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顶层设计,健全科普工作机制。出台《栖霞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坚持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同步筹划、同步推进。对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全面谋划部署,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群体,细化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具体任务。将科普工作纳入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要点统筹规划,切实解决科普示范区创建推进、基层科普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

坚持全域覆盖,夯实科普工作基础。科普阵地建设是推动科普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各类省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馆)31家,省级科学综合示范学校2个、科学特色学校15个,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星光教育基地9个,市级社区科普大学23家。9个街道均在原有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设立了规范化的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5家,全区所有社区科协组织全覆盖。

17家企业(园区)成立科协组织,62所中小学校均配备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各类科技志愿服务组织43个,目前拥有科技志愿者4186人,科普中国信息员17521人,科普工作基础健全有力。

坚持创新服务,擦亮科普工作品牌。结合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等主题活动,面向公众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健康科普行”“云游栖霞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科普活动300余场次,受益人数约20万人次。充分发挥仙林大学城高校科普联盟作用,“大手牵小手”开展高校科普资源与中小学结对共建,积极开展“双进”助“双减”活动,全区9所高校与12所中小学签订共建协议。依托科普大学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活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下一步,栖霞区将紧盯“五类人群”,做好“四个服务”。深度挖掘区内科普资源,鼓励高校科普馆、实验室,企业研发和新技术展示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尤其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发挥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依托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双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科技成果的科普宣介平台,形成栖霞新时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