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系统掌握长江干流水生生物资源变动状况,栖霞区多措并举,不断加强长江干流投放生物活动监控,进一步巩固提升“长江十年禁渔”成效。
一是落实规章,加强相关法规和科普宣传。近年来,栖霞区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规章,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科普宣传。截至目前,栖霞区农业农村局结合“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已印发“严守禁捕法规 守护生命长江”“给市场朋友一封信”“南京科学放生指南”“南京增殖放流与放生指南”等各类宣传折页、宣传册4万余份;制作科学放生展板和长江保护法宣传手提袋3000个,在燕子矶五马渡、滨江公园等人流较大场所举办广场宣传活动十余场;在重大节日期间,通过电信、移动推送含有科学规范放生提醒短信20余万条。
二是全面普查,调查外来入侵生物。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栖霞区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于2022年底启动全区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工作,制定“栖霞区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实施方案”,成立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办公室,重点对通江河流、水库、湖泊、沟渠等水域开展调查,并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做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常态监测工作。目前已完成30个预设调查点调查和大部分样地点调查工作,已发现普查名录中多类外来入侵物种,预计7月底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并向社会通报。
三是堵疏结合,规范民间放生行为。自2020年7月江苏省率先实施长江禁渔以来,栖霞区在日常护渔巡查的同时,还通过发放资料、宣传引导等方式,加大对个人放生行为管理,重点加强对放生组织人员(鱼贩)进行普法教育,目前规模性放生现象大幅减少。
下一步,栖霞区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增强法律意识,并根据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的《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放生科普宣传,强化联防联控,合力深入推进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