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政务要闻
栖霞 扭住“五项工程”抓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
发布时间:2023-08-02 09:46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始终站在爱国拥军、支持国防建设的政治高度,不断夯实双拥根基,打造双拥品牌,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全力打造具有栖霞特色的双拥工作。202281日,在江苏省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栖霞区第十次荣获“江苏省级双拥模范区”荣誉称号。在抓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中,栖霞区坚持以“五项工程”为抓手,自觉摆上高位、抓到实处,推动双拥工作实现新发展。

扭住“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把手”管双拥、抓双拥,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出任组长,把双拥工作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做到议军会、现场办公会、武装工作会、军事训练、走访慰问、军地活动“六个必到”。区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驻区及共建部队参加“军事日”活动,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国防教育。涉军事项由书记出面推动,军地活动带头参加,重大节日主动走访,驻区部队急难问题上门对接、现场办公,以高站位促进双拥发展高水平。坚持以“开展双拥工作不等、解决双拥问题不等、支持部队发展不等、保障双拥经费不等” 的“四不等”理念指导谋划双拥工作,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协调大学城管委会、栖霞区交通运输局、312国道指挥部等多部门投入360余万元为某部队解决家属区淹水改造;协调栖霞区水务局投入300余万元为某部队修建长江防洪大堤;协调燕子矶新城指挥部、燕子矶街道为某部队投入430余万元帮助部队解决住房设施翻新、投入220余万元协助该部解决军用铁路下沉困难。

扭住“助打赢”工程。注重把双拥工作的发力点聚焦到助力强军、服务打赢上来,对涉及备战打仗的事,特事特办、优先快办。为保障过境演习部队,栖霞区多部门紧密联动,坚持靠前保障,交通、饮食、场地等需求一路绿灯。坚持用改革的思维研究新情况,用创新的手段解决新问题,积极推动科技、法律、文化进军营,创新“送上门”活动。自栖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开展送政策进军营、送法律进军营、送岗位进军营、送晚会进军营等活动40余场。不断拓宽双拥工作范围、扩大拥军工作群众基础。积极探索军地融合式发展的有效方式和载体,进一步增强双拥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全力支持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强化水、电、气等要素供给。协调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出动1000余人次,为部队战备、训练提供便利。妥善保护辖区内军事设施,确保其使用效能和军事活动的正常开展。把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战备能力。

扭住“暖兵心”工程。栖霞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创新与发展,每年召开双拥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驻军在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区双拥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委联合下发了《栖霞区关于进一步做好双拥政策落实的通知》,并先后制定了《栖霞区双拥成员单位职责》《栖霞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使双拥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带队慰问驻地官兵,以每年军地互办实事为抓手,建立稳固沟通渠道,聚焦强军目标,服务备战打仗,开展文化拥军、司法拥军、社会拥军等一系列活动。以军地互办实事为抓手,主动服务部队建设,努力做好为军服务,2022年走访慰问部队32次、慰问物资180余万元;持续打造栖霞双拥特色亮点,积极推进“栖霞区郦岛双拥码头”建设,去年8月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十连冠”。坚持有功必报、有功必贺、有功必奖,为立功受奖的军人家属送喜报、发放奖励金,2022年立功送喜报30人次;全力帮助部队解决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和驻区部队子女入学、入托等“三后”问题,做到了部队、政府、军人及家属“三满意”。2023年以来召开专题为军解困会4次,协助解决军人子女上学50余人次,安置随军家属就业7人,发放随军未就业家属补贴16万余元,帮助部队协调解决矛盾困难10余件。持续开展“情暖栖霞——关爱兵妈妈”“情暖栖霞——关爱兵娃娃”系列活动,在临汾旅组建栖霞区“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军属之家”,签订军地幼儿园共建协议,区双拥办、区文旅局为临汾旅幼儿园建设大型儿童户外娱乐设施、家属区文体健身器材、幼儿书籍等共计20余万元物资。着眼提升军人军属荣誉感,在高质量解决官兵“三后”问题的同时,围绕“情暖栖霞”系列活动为主线,创新开展爱军惠兵系列活动;围绕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送岗位进军营,持续做好上门拥军特色服务。  

扭住“解难题”工程。栖霞区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理念,实现由一般形式向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方面转变,由政府倡导和职能部门单一做工作向党政军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社会各界共同做工作转变,由帮助部队解决眼前实际困难、生产生活问题向支持部队长远建设、提高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转变,由注重物资支援向物资支援与精神互助并重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军地关系。栖霞区始终把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重要导向,每年刚性落实10件双拥实事,常态开门接访化解矛盾问题,主动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先后获赠感谢信22封、锦旗36面。

扭住“树新风”工程。注重创新双拥宣传载体平台,开设“栖霞退役军人”公众号,搭建栖霞视点微信平台开设国防双拥专栏,联合打造双拥示范基地,联合“临汾旅”打造退役军人党建基地,不断丰厚具有时代新风、栖霞特色的双拥品牌。全区各街道、社区均建立双拥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充实工作力量,明确服务内容。紧扣“八一”建军节等特殊时机,依托区融媒体中心、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类用稿1300余篇,有效浓厚了栖霞双拥氛围,青年献身国防热情持续增长,每年征兵超过市下达指标,栖霞区人武部多次获得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协调驻区部队参与栖霞军民共建、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广泛支持栖霞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驻区部队共开展学生军训2000余人次、为栖霞区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1200余次、学雷锋活动26次,龙潭街道太平村打造“全军乡村振兴、双拥共建村级示范点”。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