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
栖霞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栖霞资讯 > 政务要闻
区域整体推动教学改革 栖霞优教实践有“栖”引力
发布时间:2024-07-03 16:41 浏览次数: 加载中...... 字体大小: 视力保护色:

栖霞区教育局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区域整体推动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为抓手,锚定“优质均衡”的发展目标,深化重点领域的教学改革,通过内涵引领、特色建设、项目联动、智库支持,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区域,回答“教学改革,栖霞何为”这一时代命题。

明确以协同为主旨的系统布局。全区多措并举,统整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形成“教育共同体联盟为框架、学校结对发展为基础、教师交流为中心、资源配置为重点、教育技术为支撑”的行动模式。栖霞区教育局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协同共进”为宗旨,成立中小学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校协同开展项目化研究,共同分享办学成果等,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动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一是因地制宜,以“三特”(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特色教师)建设为抓手,充分链接本土文化资源,走出扎根栖霞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二是立足当下,围绕学习方式变革,深入推进主题式研训;三是面向未来,开展以实验教学、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为推手的综合改革研究,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拓展以增值为导向的资源供给。全区充分利用仙林大学城驻区高校、辖区周边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高质量开展“合作办学、队伍建设、标杆引领、特色打造、技术赋能、高端峰会”等校地合作项目,探索“UGST”(高校—政府—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四位一体行动策略在区域层面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通过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合作教研、课程联动、项目成果推进会等形式,盘活优质资源的区域流通。202298日,栖霞区人民政府与南京师范大学签约,共建“国家级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示范区”,在内涵发展、师培师训、课后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共建,有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

激活以内需为动能的人才保障。打好教育扶智组合拳,系统实施强师工程。以511”区级骨干梯队、拔尖人才梯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梯队为核心,优化高素质人才孵化,形成教学改革引领性人才支撑;立足全域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抓实职初教师、特色教师、四有好教师等团队建设,做好区域教学改革的梯队人才保障。在此基础上,围绕专题,开展对研训员、校长、教师的教改专项培训,把握国家、区域、学校对课改的要求,重点突出对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主题研训”方面的专项培训,建立起“区域联动”“学校行动”“学科推动”三位一体的行动方略,形成“技术攻关”“评价跟进”“研训支持”的教学改革新常态,有效促进区域教改的积极性和多样化发展。

完善以共治为要领的联动支持。建立基础教育科、督导室、教师发展中心主导,其他部门配合的综合视导工作机制,形成“视导—反馈—督导”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教师发展中心依靠专业人员的力量,在区域教改方案整体架构、教改行动的落实与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关键技术与工具研发、区域教改进程的判断与调整、教改活动的组织与校本研修的指导、教改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等方面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使区域教改有方向、有路径,又有层层落实的执行力。学校立足校情学情,研制素养导向下的学校教改方案,推动教学改革的“微观落地”。

“十四五”阶段以来,全区一项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三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六项获南京市教科研成果创新奖,培育出一批教改示范典型,建立起以学校为中心,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中心、高校智库、家长和社会机构都为之支持、保障和服务的教改互动关系,成为推动区域教学改革的总体力量。栖霞教育将进一步围绕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增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科学可持续发展赋能。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