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创新融合,探索出一条“全要素整合、全流程闭环、全周期管理”的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不仅实现了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向“前端预防”的转变,更以数智赋能推动风险研判前置,以机制创新促进群众满意度提升。
聚力高效统筹,打造“一站式”解纷枢纽。近年来,栖霞区以“集约高效”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按照“按需报到、按需设岗、按需调解”原则,推动23个职能部门成建制入驻栖霞区综治中心。其中,法院、公安、司法等7个部门常驻,发改、卫健等16个部门轮驻或随驻,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地综办”。
深化高效联动,构建专业解纷新生态。栖霞区通过“扎口受理—分类派单—专人跟进”机制,为每起纠纷匹配“最合适的调解员”。栖霞区综治中心一楼大厅,“栖事宁人”“满庭芬芳”“诺正调解”等调解品牌标识依次排开,形成了“纠纷类型—调解品牌—解决方案”的精准匹配链。面对群体性、跨领域纠纷,栖霞区创新“专班+联动”模式,通过“政法委+法院+住建局+协会”四方联动,提升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成为南京诉源治理典范。
创新高效治理,从源头提升全链效能。栖霞区严格落实扎口登记、统一受理、分类办理、督办反馈、周例会、月研判“六项机制”,形成责任闭环。2024年,通过督办反馈机制,98%的纠纷在30日内办结,重复信访量大幅下降。此外,依托“雪亮工程”近3万个视频监控探头和数百名网格员巡查,栖霞区综治中心构建起“天网+地网”防控体系,并借助“掌上云社区”平台,持续不断收集居民群众诉求。同时,栖霞区还建立了“一案一追踪”回访制度,通过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确保调解结果落实到位。
栖霞区以实践证明,以体系化整合资源、专业化凝聚合力、智能化赋能治理,方能实现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这一创新探索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板,更为南京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