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减少农药、肥料等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栖霞区扎实开展“两废”回收处理工作。
以广泛宣传培训为“切入点”,通过种植大户微信群和发放告知书、田间地头悬挂横幅等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广泛宣传“两废”回收处理工作,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每年开展相关培训4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6幅,通过组织回收培训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居民对回收处理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以科学设置回收站为“发力点”,分别在八卦洲街道和龙潭街道(包含西岗街道)设置收购点,并安排农技人员做好分类指导,做到应收尽收。去年以来栖霞区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41万余件,废旧地膜60余吨,涉农街道“两废”回收覆盖率均达90%以上,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以推广绿色防控为“关键点”,大力推广农业绿色防控技术,引导种植户采取抗病品种、色板、灯诱等物理防治措施,努力提高专业化防控技术和水平,确保从源头减少农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切实降低“两废”的产生。截至目前,栖霞区农用化肥使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约76%。
下一步,栖霞区将继续加大“两废”处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回收体系,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保护栖霞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