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群街道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人民期盼为目标,以群众诉求为动力,持续推动宜居宜业向更高目标、更快赛道迈进,努力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就业优先 “民生指数”持续提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马群街道把稳就业作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中之重,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场次,提供岗位1100余个,开好民生保障“直通车”。
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街道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11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93人,特色培训221人。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各方协商,强化落实建设单位支付主体责任,成功实现春节前欠薪清零总目标,共化解欠薪纠纷514件,帮助638人追讨工资约1205万元。
靠前服务 “营商指数”持续提升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街道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以硬举措推动营商环境真优化,持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
聚焦责任意识,街道结合《栖霞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问题清单》以及其他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负面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要求科室和社区负责人传达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坚守底线、服务靠前,对企业有求必应,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办事速度,服务窗口搬到企业“家门口”。1月18日,南京首个建在商圈的政务服务站点——马群招商花园城“政务1站通”正式揭牌启用,服务站集成个体营业执照新设、变更、注销,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变更、延续、注销等两大项七小类服务事项。现场即可实现“证照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方便了广大商户。
聚焦纾困解难题,在常态化走访中主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困难和诉求,对企业诉求进行分类整理,根据诉求类型和岗位职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办理期限,复杂矛盾、重点问题“一把手”牵头办理,做到有诉求即有回应,回应必须有成效。制定了《马群街道诉求办理工作指引》,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通道、规范诉求办理流程、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聚焦低效土地蝶变,面对“一地难求”的困境,如何让马群科技园“变”出优质的产业空间?马群街道将破题之“笔”,点在了“土地焕新”,街道从长远出发,重新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推动园区二次开发,撬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
品质宜居 “安居指数”持续提升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马群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细化拓展民生实事,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
城市空间更宜居。加快推进立力公司、马房山等周边地块的拆迁扫尾,重新优化府军卫地块控规调整,研究、推进陈家院地块的综合整治提升,助推地块盘整和地区面貌改善。协调推进狮子坝片区学校、社区中心等公建配套,启动白鹅山路南段的建设,对整个片区绿化景观收边收口,统一组织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全面提升片区城市品质。加快推进润康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老旧小区焕新升级。
交通环境更有序。积极协调临时用地,解决马群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以马群、金马路和百水桥三个交通枢纽为中心,规范主次干道交通秩序,科学组织交通流线改善微循环,真正构建“外联内畅”的城市路网。以花岗、南湾营等保障房片区为重点,成立交通整治专项执法队伍,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教育资源更优质。街道积极推进太阳城小学、南湾营小学运动场改造、马群幼儿园总园文化提升工程等各校区暑期设施设备维修、改造等项目工程。
马群幼教集团深度开发“‘亲自然’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等特色园本课程,整合在地资源“狮子坝南朝石雕石辟邪”编演大型儿童话剧《你好石辟邪》。
2023-2024学年度,南京一中思益学校秉持创新发展的教育理念,成功创建南京市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校,同时成功申报南京市中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项目。2024年中考成绩稳中有进,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学校获批2个栖霞区名师工作室,多名教师和学生在省、市、区比赛获奖。
基层医疗更有力。在第二届国家医疗相关标准执行竞技赛,马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国唯一的一级医院,唯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全国最高荣誉一等奖。
2024年仅一季度,总诊疗人次64580人次,医疗门急诊人次46222人次。新建胸痛门诊: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配备了胸痛三分钟急救流程设备,快速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快速心电图检查、胸痛一包药,120 急救绿色通道;新建心脏康复项目:已开展心血管患者早期心脏康复22 例;新建医疗美容科、新建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同时,新开6 分钟步行实验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染色体分型检查等项目。
生态环境更宜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通过水资源保护、巡查保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加大对“一河八沟”的改造和保护。
积极协调外区,加强雨污分流建设,解决朱庄沟合流污水污染问题,抓好监测管控和水体修复。聚焦群众反映较多的餐饮油烟、道路噪声等热点问题,抓好整治整改。持续推进餐饮油烟治理“码上洗”、废气治理设施“码上换”监管平台纳入长效管理,不断提高环境违法问题处置效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多元共治 “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马群街道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组织体系到底到边。按照“精网微格”要求优化网格设置,进一步建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四级联动体系,针对各保障房社区的不同特点“一社一策”,进一步向单元长、楼层长延伸,优化网格志愿队伍建设,发掘更多党员骨干加入楼栋长队伍,确保基层治理直达末端。大力推进“红色物业”管理改革,保障房物业由政府兜底做优服务,商品房物业依法依规加强监管,构建社区、物业、业委会(管委会)和志愿者多方参与、互动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
民生诉求办实办好。进一步完善民生诉求办理标准化体系,坚持做到“接诉即办、事不过夜”,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地铁站周边、居民集中区的安全秩序问题,排兵布阵,优化整合公安、巡特警、交警中队、警辅联防等力量,每天17—23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马群街道夏季社会面治安稳控专项行动,压降可防性治安案件发生。持续开展“敲门行动”,开展电动车摸底整治、群众走访、弱势群体关怀等工作,全面梳理和回应群众诉求。
安全管理压细压实。完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工作站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程序。把应消一体化工作站作为安全工作的中心平台来打造,专门开设独立集中办公场所,按照“一室三组一队”配齐配强人员装备,真正构建“一中心多片区、全时段全覆盖”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能力。扎实推进“安心用气工程”,已完成全部隐患整改。一着不让地抓好消防安全整治,于12月底前完成保障房片区的消防设施整改,对保障房片区及13个“厂中厂”、21个“园中园”、280个“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保持全覆盖严监管的高压态势,确保马群长治久安。
关爱服务用心用情。针对马群保障房片区困难群体多的实际,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福利保障等工作。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保障系统,每季度开展一次困难群体需求调研巡访,为“一老一小”提供跟踪式服务,做到底数清、需求明、保障好。对边缘人群制定专项保障方案,确保关爱服务全覆盖、不出事。加快推进苏豪普惠型养老机构的入驻装修,积极对接中化金贸,提供成本可担、方便可及的个性化养老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发展红利。用好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实施为民项目79个,环境类26个、活动类24个、管理类15个、公益类14个,已拨付资金408万,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