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片区内,“六纵六横”路网正在加速成型。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出行权益,打通道路的“毛细血管”,燕子矶多管齐下,优化道路空间,改善路域环境,让道路更顺畅,让出行更舒心。
一是聚焦文明出行,畅通出行道路。刚柔并济、疏堵结合,破解停车难题。一方面通过违章查处、设施标识增设等方式规范路边停车,街道全年违停贴单48794起、施划道路标线4千米、增设交通标志牌20块、增设隔离柱30余根,有效杜绝了拥堵道路车辆乱停放现场。另一方面街道坚持民有所需,我必应之的处事原则,在加强道路违停管控的同时,不断规划新增停车泊位,建设笆斗山地铁站临时停车场,并新建城中村停车场、和燕路400号停车场,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10余处,以疏代堵规范停车秩序。
二是聚焦安全出行,满足出行需求。组织修复神农路、水吉路等破损路面72处近763平方米,维修更换水吉路损坏灯头5盏,更换燕春路、水吉路破损雨水箅子及井盖18处、修剪行道树330棵、消除险树32棵,消除隐患问题、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论,累计签订1427份市容环卫责任书并张贴上墙,拆除过期公益广告15处,积极消除高力国际“清沐礼酒店”违规店招遮挡窗户及彩虹广场隐患楼标,开展“遮丑墙”排查整治工作,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两侧用于遮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的围墙围挡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护航城市发展,守护安全出行。
三是聚焦绿色出行,提升出行体验。倡导绿色低碳,协调推进74路、124路公交线路优化事项,增设徐家村街4处公交站台,使公交-地铁无缝对接,解决周边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成立电动自行车摸排统计工作专班组,共计摸排登记电动自行车七万余辆,逐步淘汰临牌和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完成佘冲街精细化整治达标街巷治理,开展2条铁路、高速沿线及地铁站出入口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全覆盖修建农行街、富民路等路段5800平方米绿化区域,以道路之变让人悦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