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尧化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城乡医疗救助补助等政策,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辖内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完善分层分类的精准救助体系。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发展型需求上升,精神慰藉、社会融入、能力提升、自我实现等需求凸显。为了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不断丰富社会救助供给,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基本生活基础上,以“群分七类、级分四等”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丰富服务清单供给和需求匹配,进一步丰富“物质+服务”的救助策略。
二是加强动态预警监测。常态化开展需求摸底排查,精准对接各类政策和资源,才能真正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街道进一步提高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的频率,加大低保等低收入人口常态化认定帮扶力度;深化“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模式,结合网格巡查、入户核查等方式,精准识别“沉默的少数”,提高救助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精准度。同时,健全社会救助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提升全街社会救助相关部门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救助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进一步落细“单人户”申请、刚性支出抵扣、家庭财产综合评估等措施,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用好《栖霞区临时救助办法》,加强急难临时救助;落实急难发生地实施救助的政策规定,加大对非本地户籍困难群众、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对象的救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