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居民身边的大事小事烦心事,精准服务居民需求,化解矛盾纠纷,燕子矶街道以“多元共治”为导向,与栖霞区人民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共学共建,通过“解忧杂货铺”等民生项目,为居民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居民自治“最优解”。
一是智慧汇聚,指导有力。街道携手区检察院、区残联、区人社、辖区共建单位、社区草根解忧员等多元力量,共同组建高效协同的解忧小分队。这支队伍不仅是基层调解的中坚力量,更是老党员、社区调解员等既有社会治理队伍的“智慧库”与“指导团”,通过远程法律支持与专业指导,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汇聚这些多元力量,解忧小分队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他们共同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推动辖区和谐发展,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贴心人”和“守护者”。
二是精准把脉,对症开方。为了更好地倾听居民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街道创新性地设置了“解忧账本”与“解忧掠影”。详细记录了每一次调解、咨询的过程与结果。无论是邻里间的纠纷,还是居民个人的烦恼,“解忧员”都会耐心倾听,并将问题一一记录在案,形成了一本厚厚的“社区民情日志”。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问题。对于居民个人的困惑与需求,则会根据“解忧账本”中的记录,联合社区资源,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与支持。
三是宏观指导,一线倾听。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双轮驱动”:一方面,“解忧大掌柜”坐镇指挥,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复杂问题提供宏观策略;另一方面,“跟班店小二”深入一线,倾听居民心声,收集“急难愁盼”,确保每个细微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矛盾解决机制,让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四是主动出击,开门纳谏。通过“我去问”的主动出击与“您来说”的开门纳谏,“解忧账本”成功解决了包括小区出行难、噪声污染、垃圾清理不及时等在内的100余条居民关切问题。每一项诉求的解决,都是对居民期待的回应,也是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的具体体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