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街道:锚定目标抓实干 聚力向前“稳收官”
2025-01-24

突出“实”字定措施,把握“干”字抓落实。2024年,燕子矶街道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狠抓招商引资、保障民生服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为突破口,以改革质效助推高质量发展,在抓落实上不断细化思路、强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圆满“收官”。

招商引资多点发力 “栽好梧桐”近悦远来

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2024年以来,燕子矶街道以早干快干、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结合现有资源实际,打造招商宣传视频和宣传手册,持续输出地区在区位、人文、配套、产业等方面的认可度和影响力,从而不断扩大“朋友圈”,让近者悦、远者来。

“商”来了,怎么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底气。燕子矶街道主动靠前服务,制定项目跟踪服务、分级分类协调、企业诉求第一响应机制,构建招商引资工作专班、招商小分队、助企联络员全链条企业服务保障,成功为康之春等规上企业完成贷款贴息等资金需求,协助企业办理许可证、经营备案等相关手续,协调宝能、银河物业补缴税款等,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需求。

前往上海、青岛、杭州等地开展精准招商7场;联合区侨联共同举办“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谊”活动;开展“滨江花朝汽车展”等促销活动,吸引数千人观展;借助腾道华东总部入驻润江大厦契机,成功签约外贸企业3家;辖区内第5家落地的新能源汽车——星途已于2024年初开业运营……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个个数据、一个个事例背后,是燕子矶街道举全街道之力抓实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力体现。未来街道也将持续创新方式,整合资源、共聚合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基层治理“聚势赋能” 民生福祉“提质增效”

想把好事办好,就要办到老百姓心坎上。燕子矶街道坚持以做优联动、做实服务为抓手,联动区检察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7家合作单位,启动首批“幕燕行知 共享课堂”,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居民王阿姨因为腿部残疾,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加上丈夫、儿子在外务工,白天几乎不着家。多年来,一直由社区帮扶照顾。“以前我丈夫和小孩一出去,我就只能在家干等着他们回来,现在在残疾人之家的帮助下,我自己也能做点手工活补贴家用。”王阿姨笑着说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辖区就业情况,燕子矶街道设置“一件事”受理专窗,推广代办、陪办服务模式,积极援助辖区困难人员进行就业,落实低保、残疾、大病、尊老等民生补贴,并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高校深化校地合作,共同推进以职业为导向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建立起全过程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我们还通过了首批省级‘综合性残疾人之家’验收,为全街1698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帮扶,并举办首届‘燕子矶热心人’颁奖仪式,选树身边榜样96人,切实提升居民自治参与度和共治共享水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锚定“生态宜居”目标 “绣”出和美崭新画卷

燕子矶街道坚持“拓空间、提品质”理念,以完善辖区功能为切入点,以提升辖区品质为着力点,以提高辖区宜居宜业指数为落脚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全面打造和美宜居燕子矶,持续擦亮辖区“新颜值”,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

为聚焦居民群众对现代化品质生活的所期所盼,街道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强化重点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累计开展不间断日夜巡查922次,督促问题整改108条,并常态化开展辖区水体治理,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水美家园”。针对辖区群众诉求,街道也快速响应、迅速落实、积极解决,聚焦地铁口周边“停车难”问题,对22处地铁口周边安装监控110处,晓庄站等重点区域周边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约1100处;配合规划74路、124路与辖区内5处地铁站周边公交站台选址布局,实现地铁站与公交场站的快捷换乘;组织修复神农路、水吉路等破损路面72处近763平方米,对损坏灯头、破损井盖等设施及时维修更换……随着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街道居民对于品质生活的期待也在逐步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