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马群街道联合南京市安居集团及属地馨康苑社区,按照“先易后难、分段施工、见缝插针、循序渐进”原则,高效推进公租房小区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并在过程中坚持“样板引路”等方法保障工程质量,整治提升惠及居民超万户,同时积极探索改造后长效管理工作,让居民幸福感“更上一层楼”。
环境提升有“面子” 按下居民幸福“升级键”
冬日阳光下,马群街道福康苑小区乳白色立面显得尤为清爽。这个建于2011年的老旧公租房小区共有8栋建筑,入住932户居民,因房屋老旧、路面破损、违章搭建、群体矛盾突出等原因,被列入本轮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的收官之作。
走进福康苑小区,入口区域景观焕然一新,红枫和石头绿植的搭配,营造出充满仪式感的归家氛围。“这里变化非常大,原来摆放的是垃圾房,味道很大,也影响美观,这绿化改造得让人舒心。”住户李阿姨介绍道。小区道路拓宽并铺设沥青,出行更加便捷;停车位合理规划标识清晰,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昏暗的电梯变得干净明亮,为归家路增添了温馨与安全。令人欣喜的是,小区大幅扩展绿色空间,设立健身娱乐区域,为居民新增健身器材、石桌石椅等文娱设施,让小区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家园。李阿姨表示,小区活动场所多了,大家都愿意出来散步、健身生活,在这里更加幸福、更加满足了。
长期以来,私搭乱建、乱晾晒等一直是福康苑小区的“顽疾”,严重影响着小区的环境品质,更容易造成邻里矛盾,还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次改造顺利拆除小区内各类违建66处。改造后楼栋前道路铺设红砖,摆放着一排排崭新的木质花箱,还设置集中晾晒区,小区整洁又美观。本次改造小区道路、绿化改造约1.5万平方米,不仅颜值“飙升”,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智慧化改造有“里子” 充电棚、摄像头大有乾坤
在“面子”提升的同时,“里子”的变化同样让人惊喜。居住环境升级改造的同时,按照省级智慧社区指标建设的智慧化设施也在同步铺开。
“现在有了智能充电车棚,既方便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心里踏实多了。”谈起小区新增设的充电车棚的举措,住户周大爷赞不绝口。他说,此前小区的居民一般推车上楼充电,或是“飞线”充电,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在大家都自觉进“棚”充电,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
在福康苑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内,一排排充电桩已经“上岗”,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在此充电。每个充电桩上,都标明了编号和二维码,充电棚内灭火装置、摄像头等设施一应俱全。像这样的充电车棚,小区这次整治和新增共18个,平均分布在各处,方便居民就近充电。此外,视频监控与小区监控室联网,确保在充电过程中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反馈信息启动报警,并迅速启动灭火程序,让智能化监测赋能消防安全管理。
同样进行了升级的,还有头顶的摄像头。在翻新升级的监控室内,小区27个公共区域数字摄像头捕捉的画面非常清晰,可实时查看高空抛物、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电动车入电梯等场景,还可追踪溯源。“现在,我们小区应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可比有些新商品房小区还要‘高新尖’。”小区物业人员笑着说。现在,这种“机器+人”的智慧化协同模式提高了效率,补齐了公租房小区的管理短板,还省下不少人力巡查的成本。
长效管理有“良方” “三方协同”赋能基层治理
在居民的期盼中,福康苑小区从“脏乱差”到干净、有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三分改、七分治,整治后的维护和治理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形成长效治理机制?通过马群街道、安居集团资产公司、在管物业公司三方协同参与的平台来维护和治理小区,并制定了《福康苑小区三方管理职责划分》,依单履职,互相监督,致力于提升小区管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
现在的福康苑,小区有物业工作人员驻守,负责小区停车场管理、卫生保洁、绿化维护、设备维保等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属地社区专门负责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等,营造和谐安宁的社区环境。
该整治改造项目考虑到小区租户和管理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巩固前期整治提升的成果,在小区内也设立了临时公租房服务点,方便就近做好租户的日常服务,同时也密切配合属地社区、在管物业强化小区住户的宣传引导以及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