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杂草丛生,为改善滨江河道生态环境,栖霞街道以“万千百十”基层治理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开展“银龄护河”行动,推动“水清岸绿”成为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基层治理活力。
织密“责任网”,联动抓长效。构建“网格包干、群众共管”联动机制,将6.2公里滨江河道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定人、定段、定责”管理标准。通过整合网格员、护渔员等力量,定期开展集中清漂及除草整治,实现河道管护“全覆盖、无盲区”。责任到人、分段包干的模式,有效维护了河道整洁,推动生态治理走深走实。
志愿“巡护哨”,群力筑防线。组建“银龄巡护队”,每日结对开展巡河工作,重点“查水质、查隐患、查违规”,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边巡河边宣传,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与生态保护知识。同时发动群众监督,带动多名居民主动参与河道巡护保洁,形成“巡查—反馈—整改”闭环管理,构建全民护河防线。
银龄“攻坚队”,治理显实效。针对滨江河道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成立“银龄攻坚队”,联合退役军人、民兵等力量开展“拔钉清障”行动,采用“机械+人工”模式,利用除草机高效作业,人工精准清理死角。曾在村委会工作的谭清友虽已退休,仍坚持“退休不褪色”,每日带头参与劳动,为基层环境治理树立了典范。4月以来,“银龄攻坚队”累计清理河道两侧杂草面积约6000平方米,沿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