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城东的马群街道,有一群“马大姐”常年守护着百水河的碧波清流,有一批女性在“妈妈驿站”实现创业梦想,有上千个家庭通过“AI家风馆”触摸文化根脉……近年来,马群街道妇联紧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核心命题,以系统性改革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千万家庭成为社会治理的“微细胞”,谱写了基层共治的时代新篇。
品牌引领聚合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街道妇联以“满庭芳”品牌为支点,撬动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精心打造的“8+N”服务体系,既包含“马大姐”女性成长计划等普惠项目,也涵盖单亲家庭关爱等精准服务。当17支“马大姐护河队”用脚步丈量百水河畔,当“马群满庭芳·Women学堂”成为居民争相打卡的网红课堂,基层治理的“家力量”悄然凝聚。
在复地御钟山小区,街道妇联创造性打造“吾在书舍”文化空间,将民国建筑美学与家风传承巧妙融合。每月定期举办的亲子阅读、家书诵读活动,让王阿姨这样的居民感慨:“现在孩子放学就往书舍跑,传统文化浸润比说教更有效。”近年来,该阵地累计接待家庭超3000户,成为传承文明基因的精神家园。
数字赋能破难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面对城市治理的复杂需求,街道妇联创新构建“云端+实体”服务网络。通过“掌上云社区+妇联”智能平台,对特殊群体需求实施动态监测,实现服务精准投递。当吴女士通过12338平台求助时,心理专家与律师团队48小时内上门,用专业力量化解了子女抚养权纠纷;而当困境儿童需要特殊教育支持时,“家庭档案地图”则能精准匹配资源,工作人员主动协助申请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助。
在紫金社区,街道妇联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开展的“单亲贫困家庭支持计划”,为300户家庭建立个性化服务档案。张先生家庭从孩子入学难题到书房改造,从心理疏导到就业帮扶,每个环节都有数字平台全程跟踪。
文化浸润树新风,激活家庭文明内生动力
街道妇联深挖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让非遗成为家风教育新载体。在向上社区“非遗家风课堂”里,孩子们通过漆扇绘制家训、拓印家书,在指尖触摸文明密码。居民赵先生每周带孩子参加活动后发现:“‘孝悌忠信’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孩子主动帮爷爷奶奶捶背了。”
在“宁姐月嫂”电商创业就业培训中,单亲母亲李女士成功创办了“妈妈驿站”,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双平衡。她激动地说:“感谢妇联为我指明新方向,现在我既能照顾好孩子,又能有稳定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这种精准帮扶让200余户困境家庭重拾生活信心,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从百水河畔的志愿红,到“吾在书舍”的书香墨韵;从云端平台的智慧流转,到社区家庭的幸福笑脸,马群街道妇联用“家力量”撬动“大治理”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当科学教育理念融入5.1万户家庭,当90%的居民建议转化为治理实效,当千万个“微单元”汇聚成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这里正书写着充满温度的基层治理新篇章。未来,马群街道将继续沿着“文化唤醒—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的创新路径,让家庭文明之花绽放新时代,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基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