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五大产业地标之一。201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建设中国(南京)智谷”作为市对栖霞板块重点支持事项。栖霞区、南京经开区、仙林大学城统筹资源,三区联动,加快推进中国(南京)智谷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树牢标杆意识,加速集聚优质项目,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提速智谷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智谷建设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的支持下,目前智谷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近300家,较2018年翻一番,培育及引进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规上限上企业43家;核心产业规模60.2亿元、占全市七成,带动相关产业规模600亿元。
一是引进了一批领军人才。引进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斯坦福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奥萨玛.哈提卜等国内外顶尖学者。已集聚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50余人、研发人员5000余人。
二是集聚了一批领跑企业。狠抓项目招商,行业领跑企业覆盖基础层、技术产品层、应用层三大层级,包括地平线、旷视科技、创新奇智、京东、极智嘉、ARM开放智能等。
三是建立了一批领先平台。南京新港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入选全省唯一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经开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人工智能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省人工智能学会、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均落户智谷。创新工场等知名创投机构在智谷设立8支、总规模24亿元人工智能基金。
二、当前提速智谷建设的主要考虑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各地都很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加速推进智谷建设,打造产业地标。
一是抢占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快推进智谷建设,可抢占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中国(南京)智谷是全市“一带引领、两级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规划的主要节点。加快推进智谷建设,将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的打造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强大推进力。加快推进智谷建设,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是助力紫东科创走廊建设。中国(南京)智谷位于紫东科创大走廊的规划范围内。推动中国(南京)智谷提速发展,将助力紫东科创大走廊和紫东核心区“数字之城”的建设。
三、发展目标定位
把“提升头部企业集聚度、扩大智谷全球影响力”作为首要任务,着力研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落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一批龙头引领项目、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将智谷建设成为全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区。目标2020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家,人工智能产业收入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700亿元;到2022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4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2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较2019年翻两番。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2020年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围绕智谷建设“提升跨越年”的总体目标,特别是紧扣紫东“四城”定位和“四新”行动,我们不断提升智谷发展能级,增强智谷比较优势。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增强地标影响。立足紫东很强的指导性。科创大走廊定位,将312国道栖霞段更名为“智谷大道”,形成以“智谷大道”为中轴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制定《中国(南京)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正在申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聚焦“四新”行动,提速地标建设。切实发挥“四新”行动对项目建设的提速带动作用。新基建、新产业行动共安排人工智能及相关项目63个,占比达七成以上。对这些重点项目,我们倒排节点、优先保障,开工率90%以上。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艺赛旗、开放智能、的卢汽车等一批优质项目已投入运营。
三是聚焦链式招商,巩固地标优势。贯彻落实“链长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大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强链、补链、拓链力度。截至7月,新引进微软技术实践中心等29个人工智能项目,达年度目标72.5%;新孵化70个人工智能项目、达年度目标87.5%;新建新型研发机构2家,达年度目标50%;人工智能产业收入46.7亿元,达年度目标的58.3%,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413亿元,达年度目标的59%;新增中智行等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达科信息等3家瞪羚企业。
四是聚焦场景落地,彰显地标形象。政府牵头策划,推动5G、无人驾驶等重点领域示范场景加快落地。5G方面,与中国移动合作共建5G+AI应用示范区,已纳入全市数字经济十大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在兴智路建设全市首条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示范路。智慧城市方面,南邮研究院智慧灯杆、佑驾科技智能环卫车等一批应用示范重点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五是聚焦生态营造,夯实地标基础。正在组建地平线人工智能、智谷人工智能等6支科创基金,南栖仙策、燧坤智能等6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规模达2亿元,“微软云暨移动应用加速器”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依托南邮信息产业研究院正在建设中国(南京)智谷AI云平台。搭建交流平台,已办2020中国人工智能峰会、T20全球自动驾驶论坛、南京(栖霞)人工智能深圳推介会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